东北亚沙尘暴治理环境合作进一步深化
会议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和沙尘暴防治”“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及气候变化下的沙尘治理”“东亚区域气候适应挑战与合作展望”“绿色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等多视角出发,系统梳理并探讨了沙尘暴防治实践与方法,并围绕“区域沙尘暴传输特征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半干旱区生态修复技术与可持续管理”“区域生态保护修复...
擘画中国荒漠化综合防治新蓝图
国家林草局连续4次与北方12个沙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开展了中期督促检查和期末综合考核,作为对各有关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2023年开始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压实了地方政府责任,保障了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有力推动了防治工作。
【地理辨析】沙尘暴、黑风暴、盐尘暴都是讲的啥?植被又有什么作用...
(4)建设防护林是预防黑风暴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答案(1)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黑土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有密西西比河的干支流作为灌溉水源。(2)春夏之交风力强劲;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易受侵蚀;气温回升快,地表干燥,沙尘物质多。(3)大风使农作物受损;加剧干...
看新疆如何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两区”,在受上下风口影响的10个县域风沙危害区,实施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种植林果、发展戈壁设施农业等措施,实现绿进沙退;在沙漠中的15个自然保护区(地),实施工程固沙、生态修复、自然恢复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三线”,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南北贯通的公路线、河岸线,实施草方格、湿地修复、种植...
【灾害地理】“白灾”的危害及防御、沙尘暴
这项实验还证明,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之一。专家认为植物通常以3种形式来影响风蚀:分散地面上一定的风动量,减少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4、人为因素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
联合国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
在沙尘暴日之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粮农组织推出了“将沙尘暴管理纳入关键政策领域的政策指南”,帮助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适应沙尘暴(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该指南面向全球政策制定者,强调需要将沙尘暴管理纳入国家和区域战略,增强抵御力,减轻这些日益频繁和激烈的事件的社会经济影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土地和...
7·12国际防治沙尘暴日 | 防治沙尘暴灾害 推动绿色发展
2023年6月8日,联合国大会将7月12日定为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沙尘暴政策和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减轻风蚀的影响来减轻社会脆弱性。中国始终高度重视沙尘暴防治工作,1978年批准并实施“三北”工程,努力恢复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防沙治沙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近十年我国春季沙尘天气减至年均9.2次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沙尘源、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减少沙源面积,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
防治沙尘暴灾害 推动绿色发展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沙尘源、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减少沙源面积,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数字时代,如何破译沙尘暴的气象“密码”?
4、数字化系统可以连接监控摄像头实现实时监控,通过手机电脑随时了解现场情况。气象信息也能够更容易地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应急联动,帮助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科技为人类带来了福利,我们就要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气象信息,及时了解沙尘暴的起止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对于可能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