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谈演《杜甫》:“这种疲惫感恰到好处”
冯远征每逢演“杜甫”必减肥,120斤是常态,这是为了呈现杜甫“最苦的年岁”的样态;又不能太瘦,体力要跟上,重要的是铸在杜甫心底的精神不能丢。北京人艺五台大戏上海驻演进程过半,冯远征坦言“又瘦了几斤,但我演杜甫刚好需要这种疲惫感,这是恰到好处的事情。”“行走人间,苦归苦,我更敬佩他。”剧中杜...
杜甫5首巅峰怀古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以宋玉的《九辩》开篇,表达了对宋玉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名句,杜甫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宋玉悲秋情感的深切理解。同时,杜甫将宋玉视为自己的老师,赞美其风流儒雅的文采和品德。“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诗意中的悲凉与壮阔
杜甫晚年的代表作《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与苍茫,既是对秋日景象的描绘,也是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沉感慨。回顾杜甫的一生,秋天仿佛是他命运的写照。从早年的深沉思考,到战乱时期的悲凉无奈,再到晚年的哀愁忧虑,秋天始终伴随着他。他笔下的秋天,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他...
杜甫笔下,最悲凉的一首诗,其中两句,写尽世间愁苦
杜甫将妻儿接来后归华州,途中写下了著名的“三别”“三吏”,同一年秋,杜甫再作《佳人》,以乱世红粉之形象,深刻揭露了那一时期战乱下,百姓悲凉凄苦的生活。“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佳人》这首诗里,杜甫塑造了一个“忠贞守节”的丽人,为暗世中的一抹微光。杜甫没有得志,他有...
黄西蒙丨沉郁悲凉的前夜:杜甫的前半生
王炳文的新书《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就比较独特地叙述了杜甫的前半生,展现了一个“更有历史场景感”的杜甫。跟随王炳文的步伐,我们能够回到那个沉郁悲凉的前夜,看到杜甫所处的历史时空,体验杜甫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流变过程。杜甫的早年作品,不乏少年壮志和青春激情。“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说的是杜甫少年天才,...
杜甫23首悲怆作品:沉郁顿挫的诗风,抒写时局动荡、人生漂泊悲凉
《兵车行》是杜甫四十岁时创作的一首里程碑式的新题乐府诗,作于天宝十载(751)(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彼时,唐玄宗沉迷享乐,朝政操纵于奸佞之手,边疆事务则委任于骄横轻敌的将领。这一时期,边疆战事连连失利,如鲜于仲通在南诏折损六万兵马,高仙芝与大食之战导致三万士兵全军覆没,安禄山征讨契丹的三路军队六万人几乎全军覆灭,仅余二十...
杜甫23首悲怆作品:沉郁顿挫的诗风,抒写时局动荡、人生漂泊悲凉...
《丽人行》是杜甫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三月,诗人寓居长安之时。开首十句描写上巳日曲江水边踏青的丽人如云,体态娴雅.姿色优美,衣着华丽。中间十句为第二段,具体写出丽人中的虢、秦、韩等皇亲国戚酒宴的豪华排场.器皿的雅致,肴馔的精美。
杜甫56岁写下《登高》,开篇就是千古绝唱,读来荡气回肠,被誉为古今...
《登高》一诗围绕欲回家乡而不得的悲哀来写,意象鲜明,构思精巧,情感深沉,既体现了唐诗的气象,也创造性地将抒写客愁发挥到极致,是杜甫诗歌艺术性高度的标志。全诗以壮阔凄清的秋景开始,最后归结到人生暮年的诗人形象上,秋景的凄清与人生的悲凉相互呼应,诗人越发显得衰弱渺小、无依无助,不用“悲”难言其苦状。
古诗词里的雨声有多好听?杜甫高兴地听了整整一夜,蒋捷用一生听出...
若说到古代诗人描摹下雨的声音的优美文字?小话诗词首推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和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因为前者用“润物细无声”来传达听到雨声的喜悦,可谓无声胜有声;后者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来形容密集的、非治愈的、连绵不断的雨声,将人生如听雨境界推向极致。
??杜鹃啼血落红花,九重悲凉一重喜
??杜鹃啼血落红花,九重悲凉一重喜在古汉语中,它有很多个名字: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催归、戴胜、鸤鸠(shijiu)、秸鞠(jieju)、鹕鹯(huzhan)、鶗鴃(tíjué)等。前面几个名字是比较常见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布谷,大家都很熟悉。后面几个名字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比如鸤鸠其实也是布谷鸟,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