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鲁迅
秋夜-鲁迅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
100年前的西安之行,鲁迅为什么失望了?
同时,鲁迅正在构思一本关于杨贵妃的长篇历史小说,到西安正好可以实地考察,搜集资料。鲁迅的朋友郁达夫曾谈到这部小说的构思:唐玄宗早已知道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所以马嵬坡之变时同意士兵杀掉杨贵妃。这的确符合鲁迅看人性透彻的特长。综合各方面原因,鲁迅答应了去西安的邀请。他还为此行专门买了两件新长衫,理发...
为什么鲁迅的文章陆续退出语文教材?
首先,从文字表达上来说,我想问一句,中学生连古人写的文言文都要学,难道鲁迅的白话文比那些文言文更难懂?古文中有那么多错别字要当作通假字来记,难不成鲁迅的文章比古文还要艰涩?很显然,第一点理由根本说不通。至于鲁迅文章的时代局限性问题,我认为,鲁迅的作品看似写时代,实是写人心。他的大多数文章,在今天看...
品读《秋夜》
品读《秋夜》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秋夜》,一开篇就很特别:“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不说有两株枣树,而是一株一株的述说,类似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枣树”。突出了作为个体的枣树那伟岸不屈的孤独战斗者的形象,寓含着作者孤军作战、坚韧不拔的内心情怀。接...
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会陆续退出语文教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大概是从2010年起,鲁迅的文章就以两年减三篇的速度,逐渐从教科书里删除了。对于当下的中学生来说,这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大好消息。回想我自己的中学时期,语文课本上最厌烦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别人的文章总是两到三天就能学完,可鲁迅的一般都要学一周多,从作者简介到文章背景,从正文到注释,有时甚至连标点的运用...
126年前,鲁迅在这里成为了“周树人”
1899年,鲁迅离开了这里,转入了另一个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也就是《朝花夕拾》中的“矿路学堂”(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但关于“两棵树”的记忆,却一直在鲁迅的文章出现。比如散文《秋夜》中著名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两棵树”,在鲁迅的...
南大文学课|鲁迅不仅有两株“枣树”,还有丁香和广玉兰
1924年9月,鲁迅在散文《秋夜》中写了两株枣树;1925年4月,鲁迅在北京种植两株白丁香;而鲁迅17岁时在南京求学的江南水师学堂里,种有两株广玉兰……似乎总有“两株树”如影随形,贯穿了鲁迅的一生。7月22日,在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文学营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卫威从“两棵树”讲起,带领100多名中...
他在这里写了《野草》《彷徨》,纪念鲁迅迁居特展在京开幕
鲁迅曾在在《秋夜》里生动地描写过这盏蓝色的玻璃底座、透明灯罩的煤油灯,“小飞虫……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就是在这微弱的灯光下,鲁迅写下了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小说集《彷徨》的大部分和散文集《野草》等作品。鲁迅使用过的盖碗(一级文物)鲁迅使用过的烟灰缸(一...
鲁迅说,观察上海,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
其实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就被称为“不夜城”。习惯于夜间写作的鲁迅曾写有一组描写“夜上海”的文字,包括《夜颂》《弄堂生意古今谈》《秋夜纪游》等,都可以看作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观察,并且处处显示鲁迅目光的犀利。钱理群教授在《钱理群讲鲁迅》一书中曾介绍鲁迅和上海的故事,他将鲁迅及其作品置于特定的“空间...
纪念鲁迅迁居百年,100件文物再现“文艺青年的圣地”
鲁迅使用过的毛笔、砚台、茶碗等遗物悉数亮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盏中号煤油灯,蓝色的玻璃底座,白色透明的灯罩。在《秋夜》中,鲁迅曾生动地描写过这盏煤油灯:“小飞虫……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就是在这样的灯光下,鲁迅完成了散文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的全部,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