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人,连山东都有哪些“非遗”民俗都不知道,是不是很尴尬
最早关于石敢当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急救章》,而宋代在福建莆田发掘出的唐代大历五年石刻则进一步证明了该习俗的悠久历史。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也经历了从“镇宅”到“化煞”、“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多方面的转变。3:...
有理数丨非遗里的山东传统舞蹈:文化精神的千姿百态
03其中,商河秧歌起源于北宋,胶州秧歌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海阳大秧歌则主要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04另外,济阳鼓子秧歌历史悠久,相传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朝年间就已普及。05传统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展现了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象征,值得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关注。以上...
山东的这些非遗美,你不能错过|秧歌|花鼓|高跷|民间舞蹈|鼓子_网易...
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胶州秧歌有膏药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鼓子”的...
胶东文化: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起源于清咸丰年间,据清代宋观炜所作《秧歌词》的描述推测,当时的胶州秧歌舞蹈动作、行当名称、服装道具等与现在基本相同。胶州秧歌有膏药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
探访国家级非遗胶州秧歌起源:逃荒者糊口技艺
胶州秧歌原有剧本《裂裹脚》、《拉磨》、《送闺女》等72出,皆为口头创作,但是大部分年久失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社会观念的转变,斜沟崖村学习秧歌的村民年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给胶州秧歌的传承带来新挑战。斜沟崖村支书辛亭才说,由于村民都带着孩子到城里发展,如今村里上中小学的孩子只有50多个,相对于全村12...
走进百年秧歌城: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1959年走红
走进百年秧歌城: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1959年走红“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如今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因1959年在青岛影剧院的一场15分钟演出一炮走红,从此一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