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的碳来自哪儿?华南植物园这项研究有新进展
红树林沉积物约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70%,其含量随着地理位置变化,这主要取决于沿海环境(如河口和海洋红树林)。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与环境健康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对红树林土壤有机碳来源进行了全球尺度的分析。此研究结合了红树林沉积物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氮碳比值和有机碳库的综合数据集,以及相...
华南植物园花青素高产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中心药用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的艾培炎、韦国等科研人员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挖掘出调控花青素合成积累的核心转录因子LrAN2,取得了悬浮愈伤组织高效合成果实花青素主成分petanin的突破性进展。科研人员在前期建立的黑果枸杞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愈伤组织诱导、优化悬浮细...
华南植物园对种群动态的时空尺度特征分析取得进展
目前,很少有研究同时分析与比较种群或群落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仍有待探讨其在时空尺度上的同步性特征。新快报记者近日获悉,华南植物园对种群动态的时空尺度特征分析取得进展。基于实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方法,该研究提出了时空尺度耦合分析框架,并揭示了传统尺度研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
两年了,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进展如何?
明确华南植物园的特色和差距、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于2023年1月启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简称《建设方案》)编制,4月完成初稿,两次征求院省市三方意见,国内外咨询各一次,9月19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Catena | 华南植物园对森林土壤水分运移响应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科研进展土壤水分运移行为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优先流和基质流。水分运移的活跃程度会直接影响溶质迁移、地下水交换及植物水分获取等过程。该研究依托鼎湖山站,分析了亚热带森林演替序列上的三种不同林型内(常绿阔叶林BF,混交林MF和马尾松林PF)的土壤水分运移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尽管前两个林型内的土壤连通性...
华南植物园在预测森林树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课题组以我国广泛分布的壳斗科栎属物种麻栎(Quercusacutissima)为研究对象,基于群体遗传学和生态基因组学理论,通过遗传-生态因子建模方法探究了该物种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应能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该研究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揭示了麻栎的群体结构与分化历史,证实了群体历史和连锁选择作用共同塑造了异...
中国科学院华华南植物园等在甘薯抗虫遗传基础解析方面取得进展
核心提示: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侯兴亮带领的植物发育与品质调控研究团队,聚焦甘薯重要性状遗传基础与高效精准育种技术的研究。由于甘薯小象甲抗性的研究基础薄弱、甘薯抗虫资源多样性不高,导致抗虫机制研究进展缓慢,有“薯道难”之称。面对这一问题,侯兴亮团队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多年来在虫害流行严重的华南...
华南植物园在氮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博士生列志旸在研究员刘菊秀的指导下,基于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长期自然增温平台(6年),量化了长期增温对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研究发现:(1)增温降低叶片δ15N值以及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总氮输出;(2)增温促进植物的生长、细根生物量、植物氮累积量及植物对氮的重吸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铁皮石斛多糖修饰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农资中心司灿博士在段俊教授的指导下,对铁皮石斛多糖乙酰化修饰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铁皮石斛中的O-乙酰基主要在茎秆中积累,其次是叶和花。并从铁皮石斛基因组中鉴定、克隆和分析了三个铁皮石斛多糖乙酰化调控基因RWA(DoRWA1、DoRWA2和DoRWA3),启动子分析显示,这3个基因均含有脱落酸响应元件,...
华南植物园在澳门植物物候监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原标题:华南植物园在澳门植物物候监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植物物候现象是环境变化最敏感、最精确的指示剂,包括植物发芽、展叶、开花等。通过一年四季对植物的物候观测,记录各生长发育期到来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天数、年纪变化,来了解植物物候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关系,特别是与气候的关系。植物物候作为分析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