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尊贤卷248子西谏楚昭王
司马子綦进谏曰:“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其乐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其国,愿大王勿往游焉。”王曰:“荆台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子何为绝我游乎?”怒而击之。于是令尹子西,驾安车四马,径于殿下曰:“今日荆台之游,不可不观也。”王登车而拊其背曰:“...
说苑敬慎卷282竖谷阳献酒|楚王|小利|鄢陵|子反|楚庄王_网易订阅
楚恭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持酒而进之。子反曰:“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子反又曰:“退,酒也。”谷阳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醉而寝。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
从邲之战败阵到出征鄢陵——魏錡的救赎和自新之路
但楚军此次出动,中军统帅不是令尹子重,而是司马子反,子重反而只管左军,没能指挥中军;也许,这是楚共王有意为之,因为他自己也亲自率军出征,所以将令尹改掌左军;但子重和子反一直以来都不和睦,相互之间结怨很深,这在朝堂上倒没什么(更利于楚王分而治之),但在作战中,可就成了大问题(军事配合方面就没有默契、...
子反、子重在英主下为辅国贤臣,而在庸主手下则是蠹国之贼
子反与子重二人,在英主率领下能成为优秀的辅佐之才;但在庸主之下,就成了腐蚀社稷的庸才。为什么这么说?以子反的一生就可以得到证明。大约是在平定了若敖氏之乱后,楚庄王启用了子反、子重二人:子反为司马,子重大概是左尹(令尹是孙叔敖)。从此后,在邲之战、灭陈之战、围宋之战等等历次战役,子反都跟随...
武帝司马炎有子26人,为何固执地维护“不惠”的太子司马衷
知子莫若父晋武帝司马炎尽管是靠着吃父祖的老本篡夺曹魏的天下,但其本人也并非等闲之辈,至少,他早早就发现了儿子的“不惠”。泰始三年(267),8岁的司马衷被册立为皇太子。过了不久,武帝就对自己这个儿子的智力状况表达了担忧。《晋书·武元杨皇后传》载:“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
司马丞相想诬陷花家,没想弄巧成拙反遭皇上怪罪,多亏灵姑子
诬陷花家事小,诬陷公主可是大罪!司马光宗这次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以为千寻和公主换脸这件事情让花家在劫难逃的,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把自己搭了进去,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这次的事情可是多亏了灵姑子啊,如果没有她及时把倾城和千寻的脸换回来,这次花家可真的是要完蛋了!
司马师兄弟因司马师已被确定为继承人且防止他人觊觎权力故未反目
这样,司马昭次子司马攸以嗣子身份过继给司马师,至司马师去世前,司马攸年仅10岁,因此司马师不可能把大权交给这个幼儿。既然司马师无子,养子司马攸又是自己的亲儿子,他根本不用急着跟兄长争权,最终权力的过渡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3、兄弟争权,他人将有机可乘...
司马光家风:以俭为美(家风家训)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周公的《诫伯约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北宋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清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历代家训中体现的核心思想之一即“俭”。对节俭的崇尚,首推司马光家族,其祖孙三代皆以俭为美,并将节俭作为家风世代传承。
司马金龙:琅琊王的家与国
序子以父荫尚贵人这是一个社会分裂的时代,也是一个门阀政治的年代,更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巅峰时代。司马金龙字荣则,河内郡温县(焦作市温县)肥乡孝敬里人。其墓志上的记载为:“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他能获得如此之多的高贵身份,离不开他的家族声望,更少不...
俞晓群丨诸史《五行志》中的僧与佛寺
一、司马道子亲暱姏姆、僧尼司马道子,《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会稽文孝王道子,字道子。出后琅邪孝王,少以清澹为谢安所称。”其一,《晋书·五行志》:孝武太元十三年四月,广陵高平阎嵩家雌鸡生无右翅,彭城人刘象之家鸡有三足。京房《易传》曰:“君用妇人言,则鸡生妖。”是时,主相并用尼媪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