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中的孝道|礼记·檀弓下第四5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
王莽篡位这个大祸,从汉武帝那里就难辞其咎
最后一个“孺子刘婴”就不必说了。王莽也是外戚,也从大司马位上逐步篡权。所以,武帝之后到宣帝初年,是霍光把控朝政。宣帝之后,就是王莽所出的王氏包括王莽擅权了。宣帝时,廷尉史王禁献其女政君进入主管皇宫内务的掖庭(局),被太子看中,生下一子,即后来的成帝。宣帝崩(前48年),太子即位,是为元帝,王政...
钟纯:王阳明在浙江、贵州两地山洞中修身悟道之旅|道家|朱子|心学|...
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名其窝曰“玩易”,而为之说。曰:夫《易》,三才之道备焉。古之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观象玩辞,三才之体立矣;观变玩占,三才之用行矣。体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动...
儒学研究 | 刘强: 孔子的仁学与“心学”|孟子|朱熹|论语|历史学家...
至于如何“存心”“养心”,孟子则提出了“寡欲”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孟子本人便很善于操持存养其“仁心”,他说“我四十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正是存养得法也即阳明所谓“集义”的结果。[14]“不动心”便是...
卢弼《三国志集解》简体版——《三少帝纪·齐王芳》
又史家体例,以时代为先后,《隋志》列《一字石经》于前,次魏文帝《典论》,然后叙《三字石经》于后,是一字属汉,而三字属魏,不待辞说始明,其曰“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盖雕本相沿,偶讹“三”字为“一”字尔。◎姚晋圻《汉魏石经考序》云:《石经》之说,汉为一字,魏为三体,...
名家论孟 | 孔德立:知言与养气:孟子对仁义之道的新拓展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论证了恻隐之心为先天所有,而非后天所习。在此基础上,推论出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皆为...
古文观止:公子重耳对秦客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历史上晋文公到底多少岁登位?
这些对话记载在《礼记》中: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
四五书院|读《礼记》学礼仪——非礼不听是君子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7)!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8)。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9)?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10),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11),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12),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13),哭而起,起而不私(14)。子显以...
孔子闻听《孺子歌》考证:地点应在峄县沧浪渊
孔子所去沧浪之水,古籍确无明确记载,但孔子在沧浪水边闻《孺子歌》确有其事。客观地讲,孔子所去沧浪之水应具备前提条件和一定的理由。为更好地说明问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孔子周游列国的时间及所到之地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