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适应学科发展,新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炉
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强烈的交叉学科色彩,专家组在为名词撰写释义时,需要深入思考各科学技术学科名词中的自然辩证法学科特征。“自然辩证法广泛借鉴了科学技术各学科的概念和理论,这就使得自然辩证法所使用的一些名词虽然来源于科学技术学科,但是含义存在差异。在撰写名词释义过程中,需要仔细斟酌这些变化。”尚智丛说。
新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炉,增加大量新名词
这是继第一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发布20年后,由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历时10年审定完成的新版本。“名词审定是学科建设的基础。2004年第一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版后,经过科学技术的迭代加速和自然辩证法学界的潜心耕耘,学科基本名词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不少变化,这就需要对第一版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第...
适应学科发展,新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炉
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强烈的交叉学科色彩,专家组在为名词撰写释义时,需要深入思考各科学技术学科名词中的自然辩证法学科特征。“自然辩证法广泛借鉴了科学技术各学科的概念和理论,这就使得自然辩证法所使用的一些名词虽然来源于科学技术学科,但是含义存在差异。在撰写名词释义过程中,需要仔细斟酌这些变化。”尚智丛说。
《自然辩证法名词(第二版)》发布会暨名词审定座谈会在京召开
12月14日,《自然辩证法名词(第二版)》发布会暨名词审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何鸣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亚东,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晖,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委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观:物质是辩证发展的,人类和自然相统一
《自然辩证法》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将自然科学重新梳理了一遍,指出自然界客观存在规律性,是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万物之间存在广泛而普遍的联系,科学研究只能在现象界做出片面且孤立...
以科学理论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思想(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体系中,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科学认识出发,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基本目标,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及规律,深入研究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科学的自然观...
清华STS40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是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简称科技所)纪念文集的第一分册,汇集了本所同仁在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领域的代表作,大致反映了科技所近40年来的研究旨趣与成果。全书分为自然辩证法、系统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实践哲学、产业哲学和科技伦理与环境伦理六部分。
“两山论”是“第二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孕育了“和谐共生”的理念。古代先人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灵性,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儒家思想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因为天下万物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内在统一体,正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里体现了儒家把所有人民都看...
数字化技术发展中的辩证思维:机遇与挑战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关键概念包括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等。自然观强调对自然界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认识。科学观探讨科学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技术观则关注技术的本质、发展动力、社会影响等。
视域| 社会科学系统论与自然辩证法是彼此互通的
具体地说,社会科学系统内部在整体性上是自然辩证的有机统一。在社会科学系统中,各个要素或各组成部分都存在着构成整体的特性和内在规律,它们在自然辩证法的框架内展现出一种有机的统一。在分形现象中,一个部分被放大后可以展现出整体的性质,成为一个新的整体;而在生物体的“穴位群”中,“分形”则表现为功能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