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性问题纠治“普法专栏”之十九:侵人尊严无道德,侮辱诽谤要入刑
死者不能成为本罪的侮辱对象,但如果表面上侮辱死者,实际上是侮辱死者家属的,如为泄私愤挖人祖坟,则应认定为侮辱罪。(二)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构成诽谤罪须达到“情节严重”,主要包括:①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
【“法”眼看奥运】恶意诽谤运动健儿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为了结帮分派、谩骂攻击,还是为了博取流量、制造热点,...
普法宣传 | 侮辱诽谤奥运健儿,违法!网络言行勿踩“红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
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乏力与重塑——以侮辱、诽谤罪为中心
从刑事立法的角度来看,针对侮辱、诽谤行为对公民人格权造成的伤害,刑法早就有了侮辱罪、诽谤罪的立法设置。但是,从实际适用情况看,刑法对网络暴力行为却规制乏力,网络暴力行为极少受到刑事制裁。以数据为证,本文行文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分别以“网络+侮辱”和“网络+诽谤”为关键词,以民事案由中的“人格权纠纷”为案由...
最高法指导性案例:在微信群侮辱.诽谤.贬损他人构成名誉权侵权
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首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违法行为。该行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因法律保护的名誉系社会评价,因此该违法行为应当是公开的,即该损害行为至少应被第三人所知晓。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上述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侮辱、诽谤、诋毁等。2.损害结果构成名誉权侵权应具备一定的损害...
女孩被男子语言骚扰,问5000元玩不玩?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客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普法宣传】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吴某某在信息网络上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且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综合被告人犯罪情节和认罪认罚情况,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吴某某有期徒刑一年。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典型意义传统侮辱、诽谤多发生在熟人之间。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最大限度修复社会关系,刑法...
一言不合“开盒挂人”,网络戾气亟待消解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网络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严重的还可能涉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法律意识淡薄,沉迷于网络排解焦虑情绪,容易受到不良诱导,用“挂人”的方式发泄戾气。如何整治?◎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加大打击力度,追究组织者、参与者、煽动者的法律责任...
热点普法|恶意诽谤奥运选手,这些账号被禁言!他们触碰了什么法律...
恶意抹黑、言语攻击奥运健儿的行为性质应该如何认定?又涉嫌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新颁布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此外,《民法典》对名誉权的含义进行了说明,所谓名誉权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写差评构成名誉侵权?言语过激可能造成侮辱和诽谤
差评更是司空见惯。消费者出于自身消费体验而给出的差评,能否算作恶意侮辱、诽谤,或者评价“差”到什么程度能够构成恶意侮辱、诽谤等侵权行为,确实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和参考。期待上述案件最终审理和判决,能够实现一种普法效果,能够对现实中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纠纷化解有所指引和帮助。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