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最新封面:AI大模型跨越物种边界、解码生命“密码全书...
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不仅能识别基因组中细微的模式,还可以生成完整的基因序列,为基因编辑和新药开发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今日凌晨,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助理教授BrianL.Hie团队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权威科学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研究成果——Evo,一个能够解码和设计DNA、RNA和蛋白质序列的大规模基...
质疑是科学研究不断前进的动力
还有的则对争议和质疑,采取搅浑水的做法,推出“阴谋论”、“动机论”和“利益论”,是有人出于利益原因对新技术抹黑、不怀好心,云云。质疑在学术界是极为正常的,不要以为有质疑就是否定,更进一步说,批判、质疑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没有批判和质疑,就没有科学创新,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在不断批判、质疑前人的...
男子发明“烧水汽车”,称83升水能跑3000公里,上市前却离奇去世
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种全新的能源替代方案,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可再生能源。2.科学界的质疑虽然迈耶的想法听起来颇具诱惑力,但是在当时,他所声称的技术却遭到了科学界的怀疑。因为从理论上来讲,要想让水成为一种燃料,就必须要进行电解水的操作,将其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再通过氢气燃烧的方式,来驱动汽...
青年科学家李海增突发心梗逝世 学术界痛失英才
李海增教授,一位在科学界备受瞩目的青年才俊,不幸于2024年8月29日在青岛因突发心梗离世,享年仅34岁。此消息由其亲友向澎湃新闻确认,引起了学界广泛哀悼。李海增教授自1990年3月4日出生,生前担任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同时指导硕士研究生。他于2021年3月加入山东大学,其研究领域聚焦于凝聚态...
周路明:中国还不是世界科学超级大国
周路明:中国还不是世界科学超级大国改变“科学界的富士康”模式需要时间,中国科学系统的当务之急是通过精准投入改善投入产出效率,不是增加投入和铺摊子。日前,《经济学人》推出一篇题为《中国已成为科学超级大国》的文章,在国内外引起热议。这篇文章发表的时点迎合了很多中国人的期待,政府希望证明自己花对了钱,...
2023科学界十大学术不端:诺奖得主、名校校长皆涉其中
卡萨瓦在科学界似乎陷入四面楚歌之中,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病人及家属(他们本是受害者)却与公司站在一起,联合公司的投资人,对科学界的质疑和批评展开反攻,并起诉当初的请愿人(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2023年年关刚过,纽约南区的联邦地区法院裁定法官OnaWang做出裁决支持请愿人,驳回卡萨瓦方面的起诉。值得一提的是,Wang法官在裁定书中毫不掩...
最神秘的“上帝粒子”:整个科学界都讨厌这个名字
在科学界内部,没几个人喜欢上帝粒子这个名字。虽然起名字夸张在科学里并不罕见,但这名字不但夸张得离谱,也“夸”错了方向。希格斯玻色子当然和任何宗教里的神灵都没有关系,但也不能解决理论物理的所有问题,甚至和宇宙的根本起源都没有多大关系,总之在各种意义上都和上帝不沾边。
质疑美国登月,中国社会就没有损失吗?
我此前没有就美国人是否登月写过文字,但此时却要明确说几句:质疑美国登月不是一场启蒙运动;质疑美国登月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损失!主流科学界需要站出来以正视听。因为如果在“人畜无害”的议题上都不能坚持科学,那在涉及利益情感的大议题上,根据科学做出判断就更难,而不能秉承科学逻辑处理重大问题,其对国家发展的危...
天才的挑战:《一百位反爱因斯坦的作者》如何揭示了科学的本质
这本书是在爱因斯坦科学生涯的关键时刻出版的,当时他的名气和知名度都达到了顶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革命性理论对理论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既有观念提出了挑战。然而,一群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包括一些科学界知名人士,聚集在一起质疑爱因斯坦的观点。
“蚁人”的诞生:如何用小昆虫撬动大科学|粉丝福利
他逝世后,全世界的科学界以及社会各界都对他进行了悼念,《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科学期刊,以及几乎所有的重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例如《科学》称其为“开创性的博物学家”,《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华盛顿邮报》(TheWashingtonPost)、BBC(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等世界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