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55)丨世界遗产要讲好文化多样性的故事...
一是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吸引了中国社会对世界遗产的关注;另一个则是国家文物局和无锡市从2006年起连续8年举办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正是在这个论坛上,大家关注到了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大运河等新的遗产类型,以及世界遗产和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建设等问题,对后来中国世界...
国家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等项目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
切实提升已申报成功遗产的保护、管理、研究、展示与利用能力。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世界遗产中心、国际遗址理事会的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理念研究、规则制定、国际交流。
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了解,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申遗成功十周年 | 走进“运河之都”,深度寻访举世无双的世界遗产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触摸大运河历史遗存阅读中国人精神密码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
从“大运河”到“北京中轴线”,这些“世界遗产”来自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丝绸之路形容为东西方之间融合与交流的对话之路,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大运河则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2015年:土司遗址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大运河的三个“20年”(看·世界遗产)
在社会发展时空中,我们只寻迹世界遗产长长的“群星矩阵”中的一小段,看看大运河是怎样成为世界遗产的,辨析其发展轨迹与前后逻辑,就能理解为何不应将目光局限于“申遗成功10周年”:2005年,罗哲文、郑孝燮、朱炳仁“运河三老”写信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步伐——我们将这封信的发布,称之为大运河申遗...
何以中国 世界遗产大运河“运载千秋”
大运河申遗成功是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认可。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不仅是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不仅是对大运河历史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明确指引。
绵延3000多公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究竟要保护什么
宋新潮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估标准中,最核心的标准就是促进人类交往。所以,运河除了要关注其运输功能,更要关注运河上的人。“中国的历史足以证明,连通才能创造价值,才能改变社会,才能丰富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认为,大运河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也有重要价值。“如果看着各种...
单霁翔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中国大运河...
2007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我又会同41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推进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提案”。提出“应积极探讨构建高效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战略和计划,争取早日将我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际上,从京杭大运河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将大运河列入《...
东西问|王铭:中国大运河如何以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文明互鉴?
可以说,一条大运河,见证了半部中华文明史。大运河迄今仍在发挥水利、航运、生态等多重功能,体现了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履约状况成为观察十年来遗产保护成效的重要依据。中国政府秉承《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履约承诺,坚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发挥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发挥线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