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太空相机对决:美国能在250公里外看清车牌,中国技术如何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中国卫星有不少都是sar遥感卫星,使用的波段是c波段。这种卫星在拍摄地面的时候,采用的是遥感成像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磁脉冲器,不断的向目的地设电磁脉冲波。当这些脉冲波接触到目标物体以后就会反弹,然后这些脉冲波会反弹回卫星或者是附近的监测站,这样就能够收集到相关信息。而监...
太空飞行24年,萨尔萨号卫星重返地球大气层,在南太平洋坠落
据英媒9月8日称,这颗卫星的回归不仅标志着一项伟大太空任务的结束,也将成为历史上首个“定向”再入大气层的卫星。欧洲航天局表示,“萨尔萨号”将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坠落,预计将于英国时间周日19时48分左右在南太平洋的一个人烟稀少区域完成它的最终飞行。这次回归对于科学界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萨尔萨...
航天育种:让太空种子“飞”入千家万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说:“航天育种也叫太空育种,是将种子等植物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等航天器进入太空,利用空间环境的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因素诱发种子基因变异。种子返回地面后,再选择可遗传的优良变异用于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植物新品种。”与传统育...
银河航天正打造“太空飞毯”卫星 可实现手机直连的宽带通信
中国网北京3月26日讯(记者杨佳)当低轨卫星在太空中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移动,Q/V天线可以实时调整角度与地面保持通信畅通,通过Q/V极高频段无线电信号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近日,记者随北京市科委调研组走进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在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企业自主研制的Q/V天线,银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统架构师林广荣向...
湖北商业航天“箭”步如飞: “向云端”竞逐太空 问苍穹共襄星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快舟火箭的配套工作由孝感、荆州、襄阳等地协同完成,进场前的星箭对接工作,可在“对门”的卫星产业园完成,“操作里程”从上千公里缩短至百米内。瞄准微小卫星快速发射和补网需求,快舟一号甲火箭凭借车载机动发射方式,创下同一型号运载火箭,在同一发射场6小时内连续成功发射的纪录,是国内少有的在酒...
SpaceX测试手机直连卫星发帖;星舰二飞调查结束,三飞时间待定
SpaceX在X上发文称:“星舰和超重助推器的第二次飞行测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里程碑式成果,我们吸取了经验教训,并正在第三次飞行测试中对载具进行升级,以继续提升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发射系统的能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12日。”11.昨天,SpaceX在X上发布了以下内容:“本帖通过SpaceX直接向太空中的直连手机卫星发送。”...
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广袤太空中
54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如今,三名“80后”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奔赴中国空间站,再次迎来中国航天的荣光时刻。这些年,中国航天员队伍接续飞行,一次次为国出征,在太空中飞出中国高度、刻下中国足迹。他们的背后,站立着无数矢志奋斗、默默坚...
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
目前人类利用太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通信、导航、遥感等各类人造卫星,利用空间环境和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各项服务。通信卫星是用来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卫星。在通信卫星出现之前,地球上远距离的两地之间通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缆,另一种是用地面无线电设备。无线电微波能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大,又比较稳定。但是,除...
嫦娥六号带着“小嫦娥”上天,中国首颗十公斤以下探月卫星上海造...
卫星实物。自适应月球复杂轨道环境“嫦六”发射当天,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师生团队一行约30人赶赴海南,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观看卫星发射,共同见证自己研制的卫星在火箭托举下穿越云霄、飞入苍穹,与星箭声浪一起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思源二号”以“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为名,由吴树范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交大...
九霄逐梦再问天!今天,神舟十八号乘组3名“80后”航天员飞赴中国...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个见证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艰辛历程的特殊地标。54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发射升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54年后的这一天,全部由“80后”组成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在这里首次公开亮相——二度飞天的指令长叶光富和首次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