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蓓容︱重读一遍《琵琶行》
《琵琶行》在这些地方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它集中展示了命运的存在和力量。序言已经埋下伏笔,正文则延宕它,刻写它。这样,读者不仅替诗里的人难过,也会在提点之下惕然停顿,回想起自己的人生路。从天真无邪到老于世故,反复重读,总会有新的感受:个体的世事百感与诗人的生命史,迟早会叠加在一块儿。无数人赏析过这首...
旅日琵琶演奏家涂善祥回乡举办音乐会 时空共振弦乐共情
10月14日在九江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月是故乡明——江西籍琵琶演奏家涂善祥与白居易超越时空的对话”音乐会在琵琶亭广场举行。音乐会上,旅日著名琵琶演奏家涂善祥与华裔旅加著名二胡演奏家高韶青,日本音乐家矢野留美,韩裔旅日钢琴家李麻吏,以及涂善祥首位琵琶弟子、樟树侨联主席袁江平,九江男高音歌唱家谢潇,联袂...
走进琵琶亭—浔阳江畔的诗意坐标
浔阳未必是天涯,在琵琶亭内展放着明代文徵明和唐伯虎的书画合作《浔阳八景图》、明代仇英的《浔阳送别图》、郭诩的《琵琶行图》。毛泽东一生书写很多次《琵琶行》,如今琵琶亭前的石碑背面所刻的《琵琶行》全诗便是他的墨宝。受其诗境影响,江州诞生了琵琶曲《夕阳箫鼓》,这支曲子随时代变迁,先后升级成为《夕阳...
自照的相逢: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心秋月与音乐共感
(我写的《琵琶行》长卷,文末有大图)“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起初没有琵琶,只有秋风拨动枫叶荻花的瑟瑟之声(一说瑟瑟是碧绿之色,不如瑟瑟之声为得秋气之应)。这是天地气化的琵琶,只是尚未引起听者的共鸣,但已构成全部《琵琶行》的基调。如果没有这天地琵琶的秋声不为人注意地、甚至...
新古典主义昆剧《琵琶行》炽热官宣,弦上诗画越时空来袭
谪官白居易送客浔阳江,偶遇倩娘,为其琵琶曲所动,写下千古传诵的长诗《琵琶行》。又三年,倩娘遭弃,于困苦中谱就《琵琶行》,曲成之后,双目失明,以弹奏乞讨为生。数年后,白居易在江州故地重见倩娘。倩娘以白发盲妇之身,为诗人弹奏“琵琶行”,以谢当年江州司马高山流水识知音之情。
天涯沦落人 古今同此愁
不同于传统戏曲舞台设计,《琵琶行》的创新之处还体现在,既保留了昆曲一桌两椅的标准配置,同时吸纳了演出场地百年船厂的时代气息,采取园林借景的方法,利用舞台背后的落地玻璃,引入黄浦江上流动的船影、人影、灯影(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影影绰绰间,曾经伴随白居易一同听奏琵琶曲的那轮江月,又将清辉洒向人间,舞台的表演时空被无限扩大,化...
大珠小珠落玉盘,聆听千古琵琶之美
——白居易《琵琶行》歌舞引轻歌曼舞独具芬芳,调性随转,韵致淋漓。华彩乐章里舞影婆娑,身段盈动,摇曳生姿。《歌舞引》是刘天华先生在观赏完意大利歌剧之后,灵感突兴,作下此琵琶曲,全曲充满歌舞情调,采用传统民间乐曲常见的多段体结构,紧赶慢随,趣味无穷。
白居易这首琵琶诗,不仅体现了他的音乐素养,更是他一生的概括!
全诗抒发了贬谪后愤愤不平的愁绪。诗人从喜爱的琵琶曲入手,从伤感的琵琶音律中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一阵哀怨袭来。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互动及...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观琵琶发展,听琵琶声千回百转
此外,在唐以前,琵琶的抱姿是由左下方斜抱,到了唐晚期,改为了竖抱。这种抱琵琶的方式让弹奏者的左手更加的灵活自由,之后琵琶从四柱增加到了十柱,甚至是十二柱。唐社佑《通典》记载:“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可见在唐代,琵琶的地位很高。
白居易在一个深秋夜晚,为同病相怜的琵琶女写下一首616字的长诗...
《琵琶行》是一篇将写景、叙事、抒情、音乐、文学等艺术成就融于一体的诗坛精品。全诗616字,叙事严谨、情节曲折、情感动人。《琵琶行》一经问世,就被人们广为传唱,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千古绝唱,以至于到了清代,诗人张维屏还念念不忘地说道:“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