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安等:内容、渠道、价值:平台重塑新闻业的问题与对策
[8]然而,这些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新闻业面临的“边缘化”危机,亟待通过反向融合等举措,构建新闻业与平台之间的新型关系。[9]作为技术与社会相互交织、共同演进的结果,平台成为宰制新闻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新闻业的未来走向构成深刻的结构性约束[10],使整个行业在寻求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诸多新的挑...
制度理论视角下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媒体的同构
国内学者更多从媒体融合的角度讨论新闻业的转型方式,实质上是将平台视作理所当然的权力,属于平台影响新闻的结果。国外学者引入同构的理论描述平台与新闻媒体拉锯和协商的过程,相关研究论证了算法对新闻媒体的同构,讨论了变化的传播环境如何要求媒体调整传播策略[22],以及新闻组织内部如何出现了一些为适应社交媒体平台而设的...
我的人生从不设限|工科三跨华南理工大学新传考研经验帖
框架法确实帮助我快速且牢固记住了传播学、新闻学等知识的整理内容,但对于名词解释、简答等细节内容,仅仅依靠框架法是不够的。我按照考纲制作了传播学、新闻学理论、广电影视、IBC、中外新闻史、网传和融合新闻学的思维导图,采用框架法对整体内容进行把握。关于具体内容的背诵,8月我是所有参考书一起背诵,但第一...
【基础复盘】李良荣《新闻学概论》所有考点一网打尽(上)
我们以李良荣老师第七版的《新闻学概论》为蓝本,一起来复盘新闻理论中的高频考点,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差缺补漏,牢固知识架构。这篇推文涵盖的是书中前四章的内容,下面我们开始吧!一、新闻学的基本问题新闻学的基本问题这一板块,主要的内容是要掌握中西方的新闻理论。这部分知识作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考察的概...
重磅!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发布 | 全景式呈现媒体...
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教授以《新闻传媒学的专业素养》为题,谈到新闻实践和新闻人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供真实的高质量的新闻是时代赋予新闻人的责任,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人才是我们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新华社“声在中国”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
④钟昊熹、程婧、魏骅:《以声见大跨界融合——新华社“留声40年”重大主题报道创新解析》,《中国记者》2019年第7期(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⑤李良荣:《重大主题报道的整合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⑥黄楚新、王丹丹:《产消融合中的内容生产新机制》,《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0期。
媒体深度融合让两会报道“直抵民心”
媒体融合:从理念到实践近年来,两会报道成为展现媒体融合创新成果的检阅场。整体而言,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呈现出由表及里的渐进式发展特征。①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扩张。媒体融合之初,主要表现为传统媒体探索搭建网络传播渠道,实现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从1995年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开放后,新闻媒体便开始了网络化进程。
将数字文明融入新闻理论创新
李良荣认为,传统新闻媒体面临沦为“内容提供商”的风险,多生产主体、多媒介渠道、融合新闻产品共同重塑了新闻生产和传播生态。也有学者提出,新闻学研究出现了“生态转型”,不能再不假思索地以媒介组织为“容器”来理解新闻,而应该越过各种传统的边界,去探索那些原本不可预知的道路。在这一方面,研究者可借鉴行动者...
以智赋能 打造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最重要的是三点:积极拥抱、深度实践、时刻反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周葆华表示,对正处于深度融合进程中的媒体来说,要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切实嵌入媒体融合的发展需求之中,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与AI的良性互动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迭代使智能变革进入新阶段,既会使技术与媒体本身的关系重构,也会使人与机...
致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媒体融合当下与未来的问与答
在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之际,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张志安,作了一次关于媒体融合当下与未来的对话,在问与答、察与思、辨与析中深度思考,力图提供一种厘清媒体发展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全新脉络。十年来,主流媒体的三个探索卓有成效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十年前,“新媒体”还是一个新鲜词,“媒体融合”也是一个新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