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格局越大,好人越多
苏轼这一生最大的敌人有两个,前半生是王安石,后半生是章惇。俩人前赴后继,为苏轼带来“人生流浪套餐”。先说王安石。苏轼刚出道的时候,是神宗皇帝钦点的未来宰相,按理说仕途就算不是平步青云,也该是一帆风顺。但苏轼的仕途却异常坎坷,不是外放就是流放,甚至还曾拥有过四个多月的监狱体验卡。原因也很简...
苏轼官至礼部尚书,苏辙官至门下侍郎,到底谁的官大?
早晨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官职大小的。文中说苏洵官至主簿,相当于副县级;苏轼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正部级;苏辙官至门下侍郎,相当于副部级,而且是个虚职,没有实权。所以得出结论,三人当中,苏轼的官最大。应该说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稍微懂点儿的,对于苏洵和苏轼的官职定位还算是准...
怎样当一个好官?退休官员写书详述苏东坡从政40年
从元祐六年(1061年)出来做官直到去世,前后40年的时间,苏东坡的身份都是官员。“苏东坡被称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等。但在一系列头衔之前,他首先是北宋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官员,是一个士大夫,一个有责任感、有情怀的宋朝官吏。”汪维宏说,“我觉得苏东坡的从政生涯,无疑是值得后人景仰的。他为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中秋苏轼的茶眼乡思
依茶眼观,这是初官杭州的蜀人苏轼经受东南茶文化冲击最为猛烈的一次。“蟹眼”“鱼眼”,指煎茶时水沸所起的气泡。关于这一点,同代茶家蔡襄便与唐代陆羽持论不同,陆羽《茶经》卷下:“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蔡襄则说,蟹眼为过熟...
苏轼超然洒脱 千古文人仿效
由于北宋时期苏轼深陷党争,屡遭迫害,多次被贬。蔡京执政后,甚至诏毁其文籍,将其与门生列入“元祐奸党”名单中,故而,北宋中后期多数官民对苏轼之事更多仍是避之不及。苏轼去世后,官方语境逐渐发生转变,典型事件就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为苏轼文集作《御制文集序》,宋孝宗假以孔孟赞誉之,将苏轼置于与圣人...
“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正文约3万字,建议收藏)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郎中等职,并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晚年被贬惠州、儋州(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苏轼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七月,苏轼病逝于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苏轼一生在仕途上大起大落,在才学上却位列北宋之首。他的诗奔放灵动,格调清新,自成一派,...
苏东坡的为官之路——颍州太守
如果要当太平官,他不必过问。因为这个大工程是朝廷同意的,苏轼到任之前,有的地段已开始施工。他完全可以不去过问。但苏轼就是苏轼,他认为这个工程浩大,攸关颍州老百姓的生存问题。为此,他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地勘察,据理力争,最终劝得朝廷的同意,也因此而避免了一场费时、费工、费财而又无甚益处的浩大工程。
王安石的最后时刻:宿敌苏轼、司马光做了什么丨新知
王安石在半山时期也与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深深结缘。虽说是结缘,但毋宁说是米芾上赶着去认识王安石。米芾是一“官迷”,又行事疯癫,被称为“米癫”。明米癫拜石图元丰五年(1082年)左右,米芾应刘庠荐引赴金陵做“从事”之职,但是到南京后,刘庠被贬谪走了,米芾无法入职。求官心切的米芾把主意打到了当时退居南京...
乌台诗案是对旧党的报复,苏轼得以逃生也有宋朝司法程序的因素
大宋御史台把案件审查清楚了,皇帝也派人录问了,苏轼倒也干脆,从不从宽都坦白了:“别无翻异”。但是,苏轼之所以“别无翻异”,是因为新党下了功夫,能查的全给查了,苏轼想翻供都没得翻。新党不止要收拾苏轼,还要收拾司马光和整个旧党集团。所以,乌台诗案一定要办成铁案。而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苏轼。苏轼确实...
乌台诗案想置苏轼于死地的王安石党羽,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文史宴
得了皇帝的敕令,御史台立刻派人到湖州拘捕苏轼,将他打入大狱。皇帝委派了两个主审官,一个是知谏院张璪,一个是御史中丞李定。张璪初名张琥,是苏轼同年进士,苏轼签判凤翔府时,张璪任凤翔法曹,二人过往比较密切。嘉祐八年十一月,张璪调职回京,苏轼有文相赠,曰《稼说》,以种田比喻学习、做事,讲述厚积薄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