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权臣篡位,为何晋国没出现田氏代齐,而是弄出了三家分晋?
但仔细想想晋国之所以会被分割,根源还得从晋文公时期说起。晋文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量提拔卿大夫。这些卿大夫手握重兵,掌控财政,实力越来越大。到了晋襄公时期卿大夫已经开始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了。再加上晋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处在中原腹地四面环敌。为了防御晋国不得不把大量兵力分散到各个边境。这就给了卿大夫们...
鄢陵之战之后:晋国与楚国的南北对峙
当时晋国以栾、荀、郤三氏势力最大,这次出征的八位将佐,郤氏占了三位,荀氏占了两位,栾、韩各一位。主帅栾书和郤至主战最力,士燮则认为战不如和;其他几位不知可战可和,服从多数。晋、楚两军在鄢陵相遇,其地古今同名,介乎郑、许之间,离晋远,离楚近。可见晋师求战心切,不先攻郑,而是越郑境直奔楚师杀...
明明吴蜀联合勉强抵抗曹魏,为何蜀国灭亡后,吴国还能撑这么多年
特别是魏国虽然兵多将广,但实际上能南下作战的有生力量以及水军非常有限。关陇、幽并地区的人更是不擅长水战。因此,魏晋讨伐魏国,兵力上的优势从一开始就不明显。晋灭吴之战中,晋一共出动了六路大军,看似浩浩荡荡,实际上也就二十一万人,与东吴兵力基本相当。既然人海战术无法实施,东吴还有天险,自保当然不成...
2.8万座山西古建,恭迎各位天命人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最先以皇家之力营建石窟五座大窟以五位大佛为主体开凿于武州山的断崖岩壁之上僧人昙[tán]曜[yào]主持其修建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昙曜五窟之一,高鼻深目的大佛,尤其鼻子山根处极为高挺,带有异域色彩,摄影师@王宁)▼随着开凿工作的深入在长达1000余米的崖面上约200座洞窟约59000尊造像逐渐成...
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兼并和军事制度的改革导致战国兵员大增
路遇、滕泽之先生在《中国人口通史》一书中写道:当时“平均每5人出1人当兵,即户出一兵”,而各国都拥有几百万的人口,那么“带甲数十万”也就不足为奇了。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载:“七国土地楚最大,秦赵次之,齐魏燕又次之,韩最小。人口楚魏最多。楚兵一百万,按五人出一兵约计,当有人口五百万。魏兵七十...
60年一遇,甲辰年极简史
迁都雍城,为之后的“秦霸西戎”揭开序幕,此后,雍城作为秦国都城的历史共200多年,秦国,也不再是那个西垂之地的小国(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春秋时期,秦国沿着“陇右—关中”一线发展。图源:最爱历史公元前617年:宋乞楚和早在西周时,楚国便以“不服周”的气势崛起于长江中游,到春秋时期,楚国北上参与中原争霸,与劲敌晋国分庭抗礼...
大秦赋中各国兵力动辄十万、百万,真实战国各国到底有多少兵力?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前作三军,亦不过三万多人,以后虽不断扩充,为三行,为五军,乃至为六军,但至多也不过六七万人。到了战国,情况发生急剧变化,战争更加频仍,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随之成倍增多。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肇始于春秋晚期。当时,随着郡县制的初步推行,各国的兵力得到较大...
命运多舛的范氏:西周时二度被灭国,逃入晋国近三百年后被灭族
范氏一门出了两位卿士,这可是隰叔逃到晋国以来最为辉煌的时刻。范氏能得到晋悼公信任,全是托士会、士燮两人之福。可惜的是,范氏家族的人却不同了。士鲂为人,能力一般。公元前562年,趁晋军大举伐郑,秦人入侵晋国。士鲂作为留守国内的卿士,担任主帅来抵御秦军的入侵。见秦军兵力不多,而且晋国又是主场作...
晋惠公“作爰田”改革后公室逐步衰落,晋国分裂已经暗藏伏笔
这次出征,除了下军外,新军也附属于栾黡指挥。栾黡一撤,就相当于带走了晋军近一半的兵力。中军主将荀偃听说此事,深感自责:“吾令实过,悔之何及,多遗秦禽。”于是,荀偃也下令撤退了。这次伐秦,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晋人谓之迁延之役。”荀偃...
秦穆公后,秦国就向西发展?“勿忘东出”的秦人,死磕晋国差点亡国
“焦”,地在今河南陕县南,晋河外列城之一,也是崤函通道东端的要塞,秦挥师东进,直扑焦邑,逼晋正卿赵盾率兵以救之,既解救了崇之危,又给晋南境带来了压力,可谓一箭双雕。秦桓公时期(前603年一前657年),晋国正值成公(前606年一前600年)、景公(前599年一前581年)、厉公(前580年一前573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