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核磁共振,有何不同?“拍片”的辐射到底有多大?|一问医答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建议,普通人群年平均剂量不应超过1毫西弗(mSv)??。我国现行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普通人群接受的年均有效辐射剂量不应高于5毫西弗(mSv)。??专家表示,X光片的辐射剂量较小,一次大约0.02毫西弗(mSv),“相对而言,CT的辐射剂量稍高,但近年来,低剂量CT技术已发...
拍一次“片子”,身体要“吃”进多少辐射?
因此,有一定的电离辐射。那么,做一次DR、CT到底有多少辐射?医学上,一般采用毫希弗(mSv)作为辐射剂量的量化单位。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一年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为3mSv。一次X射线检查的辐射剂量约为0.001-1.5mSv,一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约为2-15mSv(检查部位不同,剂量不同),产生的辐射剂量都被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
dr是什么单位?这种单位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性?
DR单位的定义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科学研究的广袤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单位,其中DR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单位。DR通常指的是“剂量减少(DoseReduction)”的单位,它在辐射防护、医学影像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为了更清晰地理解DR单位的重要性,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具体应用场景。在辐射防护中...
有医说医 | 有辐射的检查,会增加患癌风险吗?
在我国,常规CT扫描一次的辐射剂量通常在2-15mSv范围。其中,低剂量扫描1-2mSv;平扫2-8mSv;增强扫描因为需要与平扫对比而多扫描一次,剂量会翻倍,5-15mSv左右;血管造影等15mSv左右;X片剂量更少,为0.1-0.5mSv;核医学显像检查(包括PET-CT扫描)的辐射剂量多在1-12mSv范围。以上都在很低的剂量水平,甚至比胎儿的安全...
放射检查,不穿防护服真的不会受到辐射伤害吗?
有研究指出,以4岁的儿童为例,如今常规接受一次X光检查的辐射剂量为0.06mGy,而几十年前曾一度达到2.5mGy。作为对比,造成男性永久性不育的辐射剂量阈值为3500-6000mGy。该协会称,除了极端情况,目前成像技术的单次辐射量远低于胎儿伤害的暴露量,对性腺保护的受益也没有明确的证据。同时进行局部屏蔽防护,也无法阻止X...
立位锥束DR与CT的剂量对比
而立位锥形束DR(WR-3D)在默认的扫描协议下使用典型脊椎方案的曝光参数,在6mA、110kV、150mAs下的扫描参数下生成3D图像重建的CTDIvol值是1.23mGy(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在剂量对比当中分别为9.32%和21.58%,由此可以看出,立位锥形束DR的辐射剂量远远低于螺旋CT,剂量约为CT的10%~20%。
科普|有辐射的检查,真的会增加患癌风险吗?
在我国,常规CT扫描一次的辐射剂量通常在2-15mSv范围。其中,低剂量扫描1-2mSv;平扫2-8mSv;增强扫描因为需要与平扫对比而多扫描一次,剂量会翻倍,5-15mSv左右;血管造影等15mSv左右;X片剂量更少,为0.1-0.5mSv;核医学显像检查(包括PET-CT扫描)的辐射剂量多在1-12mSv范围。以上都在很低的剂量水平,甚至比胎儿的...
全球新一代多功能胃肠机:融合大范围TOMO成像
此次优化升级,临床可以通过LF-TOMO大范围断层融合技术,获得110cm超大范围断层图像,一次扫描包含更多的组织和器官,减少患者因检查而摄入的辐射剂量。并且能够实现患者平卧位及负重位下的全脊柱及全下肢的断层融合扫描,负重位下COBB角测量更精准,为脊柱侧弯术后提供有效的临床数据,有助于扩大检查范围和满足多种临床需求。
临床、科研两不误的“梦之队”,14项科学研究成果亮相ADA!
2009~2010年,陈燕铭教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内质网应激在DR发病中的分子机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回国后,陈燕铭教授课题组深入进行DR筛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依托中山三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丰富的医疗资源,建立了院内以及辐射基层的DR筛查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并形成双向转诊机制。并且课题组研发...
“战疫利器”汕头超声便携式DR亮相CMEF,超低辐射赋能疫情防控
便携式DR还具有低辐射的特点,无需在防护室内使用。据林盛杰介绍,汕头超声便携式DR在使用时,人只需要与其保持1-1.5米的距离即可,不需要另外再穿防护服。"即使人在一年内使用汕头超声便携式DR八万次甚至十万次,受到的辐射量也始终在安全范围之内。"此外,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汕头超声的便携式DR对勤务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