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寿:杂画册
陈鸿寿(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书画家、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其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行书峭拔隽雅、分书开张纵横,...
“壶随字贵,字依壶传”书法大家陈鸿寿
“壶随字贵,字依壶传”书法大家陈鸿寿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生,道光二年(1822年)卒,年五十五岁。擅长诗、文、书、画、篆刻、制陶等,书法直接摩崖碑版,攻隶书、楷书、行书,为“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在书法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理念延续了『扬州八怪...
陈鸿寿 【花卉册册页十二开】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清嘉道时才子,善诗文、书画、篆刻,皆闻名于时。出宰宜兴时,设计紫砂壶,创制新样,尤为世人称道,俗称“曼生壶”。此册绘花卉十二开,秀逸天真,虽淡而厚,嫩中毓苍,虚而不空,观其画笔书法,应其中年佳制。(一)家玉几先生逸笔桂花,高冷如其人品。旧藏一帧,惜为人持去,...
北京保利2023秋拍丨得于趣——恽寿平 李鱓 陈鸿寿 顾斗英写生杂画...
陈鸿寿《杂画册》局部第八幅描绘了一株饱满的麦穗,陈鸿寿在此以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自警粮食的来之不易。第九幅记录了画家细嗅梅香,挑灯夜读的场景。第十幅的画面中的茄子、豆角、香菇富有秋收的喜悦。陈鸿寿曾说:“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此杂画册页秀逸天真、笔墨洒脱、诗文并茂,有着...
吴昌硕诞辰180周年|“线条之美”:沪上展吴昌硕书法精品
特别是隶书,有清一代,邓完白、伊秉绶、陈鸿寿、赵之謙诸家外别开一家。他又不仅仅是个单项书法家,更是篆刻史上最有成就的篆刻家和晚清海派绘画的杰出画家。若细细考察,其篆刻、绘画都离不开书法线条,‘线条之美’在吴昌硕的艺术世界中,贯通于各个门类,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这也是本次举办吴昌硕艺术系列展览首先...
名家墨迹 | 陈鸿寿 隶书《苏龛》
嘉庆十年乙丑十又二月,曲江舟次,曼生弟陈鸿寿并记(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钤印山荪亭长、陈鸿寿印作者简介: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钱塘(今杭州)人。诗文书画皆以资胜,酷嗜摩崖碑文,行楷有法度,隶古八分书简古超逸,别创一格。篆刻继“西泠四家”,浙中人悉宗之。画山水多不着意,悠然意远,在姚公绶、程嘉燧间。亦工花卉、兰竹。
紫砂与金石:曼生壶艺术研究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曼生壶有“壶随字贵,字依壶传”之说,也是陈鸿寿等人的铭刻嗜好在紫砂上得到发扬。在以“字”为中心的金石洪潮中,相比茶壶,人们更在意铭刻在曼生壶上的文字书迹,所以将其传拓下来品赏,有的还请名家题跋、绘画,让立体的茶壶转化为平面的金石书画作品,极大地延长了曼生壶的传播链条。金石文化促进其走向更为多元的...
梁启超的篆隶书情结
乾嘉、道光时期,朴学大兴,学者治经史皆从识字、训诂入手,作为训诂方法的基础,文字学(小学)盛行于世,篆书书法应运而生,得到高度发展,成为继隶书之后碑学思潮的第二股推动力量,出现了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李瑞清、伊秉绶、陈鸿寿等以篆隶著称的大家。但到了清末民初,篆隶便又成了强弩之末,日渐式微。梁启超所处...
好书·推荐 | 鲁大东:“铭”如何转化为纸上的书迹,是一个综合问题
上海书画出版社要把范铸或錾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转化为纸上的书迹,不仅关系到书写技术,还关系到对“三代精神”观念上的追求,这是一个综合问题。以书法为出发点的人常常是通过黑白拓片去理解青铜器铭文,而徐天进老师这样的学者、考古学家,对青铜器铭文的认识首先是器物,是多彩的。《不器:金文名品》将器物与铭文...
太牛了,快来看史上最著名的四大紫砂陶刻“天团”!
自从陈鸿寿开创了陶刻壶铭的新风尚后,又有诸如朱石梅、瞿应绍、邓奎、胡公寿、梅调鼎、徐三庚等一批书画名家纷纷加入,极大地推动了紫砂陶器向艺术的升华。他们不仅对陶刻这门装饰艺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扬,更是在其中注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使其成为了一门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朱石梅制并刻诗文梅花图梨形壶邓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