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 | 孔子说自己未达到君子的标准,那我们普通人呢?
当然是过失,找到错误迭代才有了抓手,改正错误,我们就更进了一步。所以,一个沉浸于价值观迭代的人,眼里看到的当然都是自己的缺点,“闻过则喜”,马上改进,然后再去发现下一个缺点。试问,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自满的一天呢?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
1964年毛泽东曾谈孔子:孔夫子的传统不要丢
孔子说过:“可以与人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论语·述而篇》记载:“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毛泽东不仅重视自己学习,而且重视全党的学习,重视借此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论语·公冶长篇》记载:...
王齐洲:《大学》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建构
他对教育的认识也是独到的,他说:“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者矣,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18];“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无闻矣;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
《论语》中的仁德观
孔子对仁的要求标准很高,一般不轻易许人以仁。连他自己都不敢称仁。《论语·述而》中孔子自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在孔子看来,要说仁,只有那些能以天下苍生为念的人才可当之无愧,比如“殷之三仁”(微子、箕子、比干)。孔子认为,有才者未必有仁,未必有德。尽管子路、冉求、公西赤这三位学生都各具才能...
何以为“圣”:理雅各对“圣”与“神”的译解
从《论语》英译本辨析“圣”与“神”,更重要的纠葛还见于“圣”与“仁”的并用或者对应。比如《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以及《雍也》“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在“圣”与“仁”并用的一段,与《孟子·公孙丑上》记述的“夫子圣矣乎”一样,孔子说自己只不过算是追求不懈、诲人不倦而已(抑为之不厌...
【扬师德 铸师魂】(4)闫仙慧:我的“家传秘籍”
——1986年9月10日: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今天学校举行了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当我接过那份荣誉时,我的内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轻松愉悦,我自问,我是实至名归的优秀教师吗?教育乃国家百年大计之本,与其说这份荣誉是一种鼓励,我更愿将其视为一种鞭策(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
先生南怀瑾讲述《论语》的智慧:圣人和凡人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中国文化,在三代以后,便建立了一个做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圣。和印度的佛、中国的仙、西方文化的神,差不多同一个观念。圣之次为贤,贤者也就是君子。再下来是仁者。过去老一辈的人写信给朋友,尊敬对方的人品时,...
孔子人格修炼的三重境界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不但圣人,即使是仁者,孔子也从不自许。孔子仅仅认同自己在为学修身、教导别人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也就是他只承认自己是一个“好学”(《公冶长》)之人。在修炼的路途中,即使是个体道德圆满的君子也须对圣人有所敬畏,孔子曰:“...
孔子和孟子究竟有何不同?
孔子做人做事,一直都很低调,《论语.述而》中他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很谦虚,很谨慎,特别低调。孟子相反,很霸气,很张扬,《孟子.公孙丑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意思就是说,如果要治国平天下,当前除了我能做到,...
傅佩荣说“仁”:一是真诚,二是主动
孔子本人,虽然自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但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最后以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开创了儒家学派,使后世每一个人学过儒家都能了解人生的目的在于“行仁”,由这个目的出发,人的生命才能不断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也是一位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