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丨实验高频易错点及关键点
①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小鼠)——转化因子②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没有“主要”③赫尔希、蔡斯——T2噬菌体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④烟草花叶病毒实验——RNA是其遗传物质拓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针对所有生物而言的;对于具体的某种生物,不能说其遗...
饶毅: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学发现未获诺奖
从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到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再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前后历经24年,人们才确信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的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DNA以外,还有RNA。有些病毒不含有DNA,只含有蛋白质和RNA,如烟草花叶病毒。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
人类对微生物的发现与探索之路--中国数字科技馆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FrederickGriffith)通过试验发现把活的RⅡ型无毒肺炎双球菌株和死的SⅢ型有毒株,混合注射至健康小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且能从小鼠体内提取出活的SⅢ型有毒株,并且这种有毒株能世代繁衍,即细菌转化现象。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格里菲斯并没有确定究竟是什么物质导致了细菌转化,但格里菲斯...
绷带里的奇妙物质--传承生命的核酸--中国数字科技馆
向遗传物质必然是蛋白质或核蛋白这样的一种假设提出挑战的一系列实验首先从美国卫生部的医生格里菲斯开始。1928年,他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穿着光滑的荚膜外衣”的毒菌(S型)和一种“裸体无荚膜”(R型)粗糙的无毒菌。他把有荚病菌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
DNA的发现及双螺旋结构模型
1928和1943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F.Griffith,1877-1941)和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O.T.Averyy,1877-1955)先后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1950年,奥地利裔美国生物化学家查加夫(E.Chargaff,1905-?)发现DNA分子中的碱基A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
大发现时代的“生命组学”
1928年,格里菲斯发现肺炎双球菌转化因子,艾弗里于1944年用生化方法证实其为DNA(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1951年,德尔布吕克用不容置疑的同位素标记方法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1952年,查伽夫发现DNA碱基组成定律(A=T,G=C)。1950年,阿斯特伯里、富兰克林、威尔金斯做出DNA的X射线衍射图,提示其结构极有可能是右手双螺旋。沃森和克里克综合...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孟德尔|遗传物质|dna|变异...
3.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结论:已经加热至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的转化因子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5.T2噬菌体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6.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1)吸附;(2)注入;(3)合成;(4)组装;...
【原核生物全系列-11】细菌概述(上)
质粒为一种位于细菌细胞质中的小型环状DNA,能够携带部分遗传信息。质粒控制的性状一般与细菌的基本生存无关(如耐药性、有无荚膜等等)在格里菲斯实验中,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正是摄取了位于质粒上的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关于荚膜生成的DNA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
【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细菌界概述(下)
质粒为一种位于细菌细胞质中的小型环状DNA,能够携带部分遗传信息。质粒控制的性状一般与细菌的基本生存无关(如耐药性、有无荚膜等等)在格里菲斯实验中,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正是摄取了位于质粒上的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关于荚膜生成的DNA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