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巅峰!韩国灭郑,申不害变法,主张术治走捷径,无法长久
《史记》评价申不害改革:“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这是韩国的黄金时代。但,这个黄金时代并不美丽。申不害改革提倡“术”治。“术”治就是用人掌控人的方法管理国家。所以,申不害改革有法治,但重点没放在树立法的权威上。他主张通过操控人心,树立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
以“术”治国铸就七雄之一,申不害如何在诸国环伺中保全弱韩?
申不害原本是郑国的一个底层小吏,韩灭郑后他成为韩国的小吏,不过他并非一个甘于平凡的人,毕竟在那时,很多有才能的人还是有机会能够得到国君的召见,当申不害带着以“术”治国的法家学说向韩昭侯游说时,他得到了韩昭侯的重用,其学说也始终得到贯彻。法家中有三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
申不害的“术”是在执行法的前提下进行,其思想有道家痕迹
申不害主“术”,但他所说的“术”,是在执行法的前提下使用的,而“法”又是用来巩固君主统治权的。因此他并不是不讲“法”与“势”的。申不害关于君主的权势,申不害认识得很清楚。在战国诸侯争霸的情形下,君主专制是最能集中全国力量的政权形式,也是争霸和自卫的最佳组织形式。他说:“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
申不害变法:法家术派使国政阴谋化,与商鞅较量十五年终告失败
可以说,申不害变法确实实现韩国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同时过度用“术”也造成“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的后果。“术”派改革实践终使朝政阴谋化申不害以“术”为主的法家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让君主通过运用权术驾驭臣工,而“术”这个东西本就是比较虚的,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说“术”是理论不如说是...
法家韩非子思想的精髓,法、术、势,分别代表了什么?
法和术不能单独成立,韩非子总结了过去法家思想的经验教训,商鞅是“法治”,而申不害的是“术治”,但是他们都有弊端,韩非子举例说,秦昭襄王不用术,就会被大臣蒙蔽;昭襄王派兵攻城略地,获得了战利品,可是被大臣们中饱私囊,后来,昭襄王懂得利弊,大胆启用范雎,将其他大臣罢免,秦国才慢慢强大起来。如果天下无法,或者张...
典籍里的郑州丨申不害:从小吏到丞相,一部 “打工人”奋斗史
史书记载,申不害之所以能当韩国丞相,是因为他“学术以干韩昭侯”(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这里的“学术”,和今天的“学术”意思完全不同,并不是指申不害学识渊博,他的“学术”指的是“权术”。申不害是重要的法家创始人之一,提倡以“法”治国。在“法”的基础上,申不害强调君主应该掌握“术”。申不害的“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
法家思想的核心,申不害的“术”,主要功能是什么?
所以,申不害的“术治”不是一种玩弄权术的策略,而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治理策略,术治的根本是通过调整君臣关系,让君主驾驭群臣,形成君主的权威,让群臣按照君主的指令行事。在《申子·大体篇》中说,大臣专权会导致国家灭亡,君主应该防止官员结党,防止大臣专权,不能让大臣反而控制君主,而应该让大臣单线向国君负责,像车轮...
为了他,秦始皇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这个男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申不害中国有句话叫外儒内法,这个“法”呀,指的就是法家的势治跟术治,其实,相比于法治,势治和术治才是历代君王最看重的东西。二、翻译翻译,什么叫法术势?如果说到这里大家还不理解法术势的区别,那么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方吧。这就好比建造一辆豪华战车,法治派就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他们认为只要按照设计...
一口气看完韩国历史:别人不尴尬,尴尬的就只有你自己!
第三,国家尴尬:申不害变法,强调以术治国,使得韩国朝堂之上总是弥漫着一股权谋的味道,对内君臣相疑,对外阴谋狡诈,不成大器。一、韩氏建国韩氏祖先与周王室同姓,创始人名叫姬万,有人说是周朝古韩国(周武王之子的封国)的后代,也有人说是晋国曲沃桓叔的庶子。
韩非学说的秦国应用:术治与法治完美结合,千年后苏轼道出其弊端
韩非的答案却出人意料:还是不行。这是因为,申不害的“术”与商鞅的“法”都还不够完善。申不害的术治,强调职权分明:“官吏们处理政务不能超越职权,职权外的事务即便是知道也不能插嘴。”韩非以为,处理政务不能超越职权是对的,但职权外之事不能评说——这就意味着不要举报他人过失。在治理天下时,国君需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