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德国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德国资深媒体人哈拉尔德·耶纳在他的著作《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中,为我们讲述了二战后德国人受到的各种极端挑战以及他们奇特的生活方式,深度剖析了二战后德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变革与演进。“狼性时代”指的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人狼社会”,在战后,人们在物质匮乏、...
生活的终极意义(16种总结)
比如,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就把自己生活的使命描述为诗歌创作,以使德国人获得一种文化身份;哲学家黑格尔(大致与歌德同时)则把法国大革命之后用哲学来澄清世界的意义当作自己的使命;政治激进分子经常声称,自己生活的使命就是解放被压迫的人民,或是反抗自己国家的暴政;科学家有时会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增加人...
我去德国留学,发现这里难民为了生活喜欢多生小孩,因为有补贴
来德国前,我的想法是,通过一个学习的机会来到德国,读三年,毕业后拿工签,连续缴纳5年的税就可以申请德国永居,期间享有德国生育、工作、教育、医疗各种福利,也不用担心裁员危机,工作和生活平衡。但当我真正在德国生活后,各方面体验下来并不如意,有追求当然是美好的,但是再美好的东西,都要落实到一日三餐,日常生活...
打工人反内卷,日本慌了
这引起了日本人对“过劳死”问题的关注。据日本工会统计,2016年,日本全职员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小时,比德国人、法国人长400小时。日本的自杀率在1998年突然上升后,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日本有30651人自杀,这是1998年以来,日本连续14年自杀人数超过3万人。当日本年轻人口充足,上述劳资结构得以持续。而如今,先决条...
从语言到生活,探索「德国教育」一以贯之的“严谨”与“务实”
德国人“严谨和务实”的背后,是对每一个职业高度的认同与尊重。因此每种职业只有类别之分,绝无层级之分。因为你在服务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同样在服务于你,人人都是平等的。在德国小学进行实践教学时,我曾和孩子们聊过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话题——“长大后的理想”。令我震惊的是,这些孩子竟然给出了如下的答案:...
钱报读书会预告|生活太累?或许你和库索一样,也在向往一座“离岛”
过去3年中,作家库索只身探访3座偏僻离岛,看到了崭新的气象与可能性(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在这些大多数日本人一辈子都没到过的小岛上,生活着许多年轻人,他们来自东京大阪和京都,甚至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从数日的观光之旅,到长久的眷恋与停驻——见过世间美好风景的冒险家,将人生“归零”再出发,合力创造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从...
德国的发达程度惊人,说几句实话,德国生活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德国的“公园文化”是个很值得聊的话题,穿衣服的、不穿衣服的都有,各个年龄段、男女都有、肤色各异、身材各异,德国人喜欢美黑,认为这样的审美才是运动健康型的,甚至,德国人还会搬来啤酒、零食、烧烤炉、音响持续到天黑或者是周末的整个下午,去过德国的朋友会发现,德国的公园真是年轻人的主场,脸皮薄的人不适合...
《狼性时代》:二战后,德国普通人的愧疚与冷漠
与之相对的,是人们往往让“二战胜利日”这样的时刻承载过多的意义。媒介景观中的“胜利之吻”、铭刻历史的纽伦堡审判,邪不胜正的纯粹叙事概括了历史。但对于最为普通的德国人来说,战后的岁月充满着矛盾、煎熬,当然,也孕育着新生。重回日常生活,如何应对“茫然无措”?
“工作时间越长越好”的逻辑,并未征服地球每个角落 | 一周新书推荐
《原始富足:布须曼人的生活之道》[英]詹姆斯·苏兹曼著赵宏译中译出版社2024-2在《工作的意义》一书中,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指出,在人类历史95%以上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导的位置。随着进化史的展开,人类这一物种也变得越来越忙碌,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
金涌:要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我们举个例子,19世纪初,德国的科技落后于法国和英国,德国就开始搞了一个大的科普活动。在1900年前后,德国请大量人去做演讲,办了很多图书馆、科技馆,同时办了各种活动,1910年以后德国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家,世界的科学中心转移到了德国了。那些年,每年都有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那是一个集中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