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期中备考必看!文化文学常识题深度剖析,助你轻松拿高分
B.传记是记述人物平生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述。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一般是八句,两句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D.在文学界,“三曹”一般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大李杜”指李白、杜甫。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周恩来与鲁迅从未谋面,建国后见鲁迅夫人:广平,我应该叫你婶母
周恩来多次赞扬鲁迅,赞扬鲁迅的精神,1940年周恩来参加鲁迅逝世四周年大会,说:“鲁迅是伟大的文化战士,是一个伟大的文化斗士。”在1946年的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盛典上,周恩来以庄重而又不失风趣的语调宣告:“于鲁迅先生之肖像前,吾今誓:和平之光不灭,吾辈谈判之决心亦不坠。”随后,他偕同夫人邓颖超及挚友李维汉...
【寒假读书会】《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超全知识点大合集!
赏析: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
看“鲁迅生平陈列”感受展览精品奖魅力
北京鲁博常务副馆长、“鲁迅生平陈列”展览项目负责人黄乔生进行了线上汇报。据他介绍,202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馆党委决定对“鲁迅生平基本陈列”进行升级改造。展览以鲁迅一生足迹所至为时空坐标,分割出绍兴、南京、日本、归国、北京、厦门、广州、上海八个板块,汇聚518件文物展品和600余幅历史图片,以...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在绍兴聆听历史的声音
目前,故居内有陶成章生平事迹陈列布展,展示了大量详实的图片和实物,介绍了陶成章革命战斗的一生。地址:越城区陶堰街道陶堰村488号04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
鲁迅在京的“呐喊”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时任教育部职员的周树人随同北上,开启了他在北京的十四载生涯(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这是他漂泊一生中居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了新文学写作,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为后人认知和铭记的名字。自此,他的人生和中国文学、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95年前的“三·一八”惨案,给鲁迅带来什么影响?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时任教育部职员的周树人随同北上,开启了他在北京的十四载生涯。这是他漂泊一生中居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了新文学写作,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为后人认知和铭记的名字。自此,他的人生和中国文学、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太宰治《惜别》中"鲁迅形象"的形象学解读
"为了写好心中的鲁迅,太宰治也亲自前往仙台医专考察,搜集材料,认真思考小说构架,他"打算从明治三十五年、当时二十二岁的周树人心中燃烧着在日本学习医学、以此重建他那到处是病人的祖国这一美好理想、作为清国留学生到达横滨写起。"(《〈惜别〉之意图》)讲述了鲁迅在仙台时与藤野先生和同学的交往,终于意识到"中国...
吴铮强·寻宋︱爱莲池:十八线明星周敦颐的逆袭
虽然明清的文物几乎荡然无存,但因“文革”的破坏,周敦颐母亲郑氏的《仙居县太君墓志铭》从田里被发掘出来,陈列在墓地展览馆中,“这几乎就是周敦颐墓唯一遗留至今的原物,无比珍贵”。吾妻重二还惊奇地发现,展厅中声称,周树人(鲁迅)兄弟、周恩来等人都是周敦颐的后裔,“爱莲堂”的匾额还是周恩来题写的。
鲁迅形象在台港澳地区的“变迁”
前日,“鲁迅在台港澳地区的接受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树人堂召开,来自两岸三地的50多位学者围绕鲁迅在台港澳文学、影像作品中的形象及其传播展开了讨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介绍说,这是在鲁迅晚年长期工作和生活过的上海,首次召开以台港澳的鲁迅接受史为主题的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