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位明代紫砂壶名家,你知道几位呢?
项真天启~崇祯时宜兴陶器名工。生卒不详。原籍浙江嘉兴人。字不损。善制陶,曾制一茗壶,底有“砚北斋”3字,旁署项不损款。制壶朴雅,字法晋唐。陈挺生(约1620-1661)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明-陈挺生开光飞龙壶周季山(约1615-1662)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明-周季山款紫砂壶沈子澈(约1610-...
紫砂壶的起源你知道吗?
历代紫砂名人,利用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赋之于艺术和灵感,创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生命的紫砂陶艺珍品。近年来,著名书画艺术家刘海粟、李可染、唐云、程十发、韩美林等也都为紫砂作品自撰铭文,题诗作画,并自创新款,使紫砂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层次有了新的升华。
宜兴紫砂祖庭/文·钱汉东
福源禅寺有一块乾隆十八年间的禁碑,碑中内容为官府禁止在大潮山私挖紫砂泥,同时再现了古代大潮山开采紫砂泥的盛况。成熟的紫砂壶从福源禅寺的袅袅梵音中出现,成为紫砂壶的源头。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书中记载“白泥,出大潮山,陶瓶盎缸缶用之”,古人认为大潮山的白泥是优良的制陶材质。另有文献记载供...
宜兴紫砂祖庭
清光绪八年修《宜兴荆溪县新志》载:“万松楼,在大潮山麓,明沈赠君彝别墅,楼高面山,山种松万株,故名。”吴颐山入仕之前,在南山福源寺读书之暇,与诸多陶工一起“澄泥制壶,研求式样,代为署款”,开创了用紫砂壶泡茶的新法,为宜兴紫砂文化的始祖和弘扬者。大潮山福源禅寺是吴颐山弟弟吴佶岳父的家产,《阳羡瓷壶...
纯干货,不知你能不能看完 — 120多位!明清宜兴紫砂名人录
●陈辰(约1620-1660),明代万历、崇祯间(1573-1644)宜兴陶刻名手。字共之,生卒不详。专事代陶工镌刻书铭,誉称陶之中书君。●陈和之(约1621-1654),善制紫砂花樽、菊盆、手盘、什锦杯等,专为饮茶器具配套,手法相宜,形制合理。●陈挺生(约1620-1661),其技艺与徐士衡、陈用卿诸人并列。
国学紫砂名家一一杨氏传人杨建英老师
江苏宜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紫砂陶产区(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六千多年的制陶历史,多少代陶工的巧手慧心与薪火相传,当今紫砂届英才辈出,众多的名家各擅胜场。杨氏传人、国学紫砂名家杨建英老师为杨氏嫡传后人,她有着祖上的遗传基因和制壶艺术的天赋才华,四十多年来在紫砂艺苑不断地汲取和释放。
坚守技艺并探索创新,紫砂壶手艺人通过抖音电商推介非遗好物
比如他特地去探寻古窑址,在荒山上寻找陶瓷残片,还告诉大家古代军需用的陶瓷水壶究竟长啥样;他在短视频里带观众去看开采紫砂泥的暗宕,这里有极具陶工智慧的石??,不用一点水泥石灰就能坚持数十年依然很坚固。抖音上还能看到范泽锋讲的紫砂技能课,让喜欢紫砂的网友们了解紫砂背后更多的故事和手艺人的坚守及创新。
??一把紫砂壶的百年历程:从家庭手工作坊到直播产业化发展
18岁,范君浩自然而然地进入宜兴市紫砂二厂,成为制壶艺人。对那时候的范君浩来说,制壶不是艺术,而是生活。“周围都是陶工,无论做什么,总归还是做茶壶。做壶也是一家人过日子的活计。”美的启发,有时只需一瞬。20岁时,范君浩的制壶师父做了一把梅桩壶,让他拿去烧。范君浩至今还记得那把壶的气韵——梅枝...
时尚守艺人|连高启强也偏爱的紫砂壶,魔力在哪儿?
范氏紫砂的发展绵延百年,然其传承过程并非从无波折,比如,第五代传人范倩雯其实并非一开始就将制壶视为毕生追求。民国时期就享有“千金难求大生壶”之美誉。所创作品连续六次获得国际金奖,是宜兴紫砂界第一个国际金奖获得者,受聘省宜陶、利永陶工传习所任首席技师。
紫砂壶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这座紫砂古窑址的年代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吴经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壶一件,其紫砂造型,制作技法与羊角山宋窑残器的拼复件对比,完全一脉相承。宋代诗人欧阳修、梅尧臣等的诗作中,也都有关于紫砂茶具的诗句,明正德年间,见诸文献的记载的杰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