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名篇搬演应“虽观旧剧 如阅新篇”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主张戏曲创作者搬演旧剧时应该“易以新词,透入世情三昧”,以便让观众“虽观旧剧,如阅新篇”。在我国传统戏曲名篇中,爱情题材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比重,且流布广泛、影响深远。它们或来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乡野趣闻,或由文人搜求...
戏曲名篇搬演应“虽观旧剧 如阅新篇”-光明日报-光明网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主张戏曲创作者搬演旧剧时应该“易以新词,透入世情三昧”,以便让观众“虽观旧剧,如阅新篇”。时代背景、文化语境,乃至风俗理念、年龄阅历,都会影响人们对古老故事的理解和诠释。白娘子由可怖“蛇妖”逐渐嬗变成为坚贞痴情的美丽...
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新趋势暨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
赵乐《基于<黄河流域乐舞戏曲文物图典>文物资料的唐代家伎研究》,通过对墓葬相关内容的研究,对中国乐舞戏曲发展史上三大主体之一的“乐伎”,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赵丹荣《文献解读与文物印证:析宋杂剧三段式》,在重读经典文献的基础
再被敲响的晨钟 评蔡东民著《李渔编剧艺术研究》
李渔,生活在明末清初,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古典戏曲的行进中举起一杆大旗。他的创作与传统的“知人论世”仅从道德和人品角度分析人物的方式不同,蔡东民探讨李渔,将视角拓展至其出身、时代背景、性格特质、奇遇经历以及深层心理根源等多个方面,他与李渔在时空中见面了。于是,在他笔下的李渔是这样的:他...
新书推荐 | 黄涛:《中国近代曲艺文献汇编》(全52册)
学科分类:艺术、戏曲、俗文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主编简介黄涛,《民间文化论坛》期刊主编,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导,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民俗文化促...
兰溪打造“李渔文化标识地”
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明末清初的李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位籍贯兰溪的“湖上笠翁”,是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享有“东方莎士比亚”“世界戏剧大师”的美誉,在文艺创作、戏剧理论、编辑出版、园林建筑、书法绘画、医学颐养、文化休闲、生活艺术等方面都有建树,为后世留下许多文化瑰宝(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
浙江兰溪:李渔风情街开街迎国庆 老街焕发新活力
李渔风情街全长约1000米,起源于元朝,初步形成于明朝,而到清朝时商贸达到极盛。古街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街坊、店铺,以及水阁楼20多家。今年以来,永昌街道深入挖掘李渔文化和老街资源,在保留糕点坊、打铁铺、老戏台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引入李渔生活馆、闲人渔舍等李渔主题美食茶饮品牌,以及繁锦园艺、涂个开心...
擦亮八婺文化金名片︱一代戏王李渔
李渔(1611—1680),号笠翁,金华兰溪市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戏剧家、戏剧理论家、文学家、美学家。其创作的《怜香伴》等十本戏曲至今仍在各地上演,他写戏、导戏、演戏,堪称“一代戏王”;他最早提出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比法国著名文学家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体系早一百年,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其倡编的《芥子园画...
万花争艳百戏聚京:《古代戏曲中的北京》图书分享会举办
明代永乐年间迁都北京,民间戏曲在政治中心的加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北曲杂剧和日益流行的南曲作品是官员、市民百姓热衷的消遣方式。清代的戏曲演出,在康熙时得到复兴。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均完成于北京,具名剧作家李渔曾带家班在北京演出。乾隆以后,花部兴起,北京地区戏曲演出如火如荼,并在交流与融合...
曲尽其妙:中国戏曲之美
许多文人雅士参与传奇写作,出现了“曲海词山”的奇观。从明朝中叶到清朝中叶,传奇艺术繁荣了两个多世纪,汤显祖、李玉、李渔、洪昇、孔尚任等杰出的传奇作家不断涌现,出现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一大批传奇杰作。戏曲的第三个黄金期,是清代地方戏繁荣的时代。明代晚期,南北各地出现了许多新生的地方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