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的语言展示彝族文化
《星回》是由来自萨摩亚的国际知名戏剧艺术家、国际戏剧协会世界戏剧大使雷米·波尼法索首次携手大凉山五彩云霞歌舞团的彝族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舞台作品,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文化寻根之旅,也是波尼法索众多跨文化合作项目的又一力作。作为大凉山戏剧节的开幕大戏,《星回》以国际化的艺术语言,向世界展示当地的人文思想及文化特...
大理彝族非遗绽放世界舞台,民族文化传承引瞩目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以及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让世界各国展商为之倾倒,也让彝族非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大理彝族非遗同心结红绳手链在进博会云南展台前,瞿标祥热情地向外国顾客介绍着同心结红绳手链:“同心手链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同心结,它象征着心心相印、永不分离的...
足不出沪体验彝族风情,“大鲸鱼”开启“给孩子们的中国艺术”文化季
该系列涵盖民族民俗、非遗演出、传统戏曲等演出内容,并结合线上和线下的传播与体验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国庆期间,《宝贝爱中华——彝族专场》在儿童艺术剧场连演四场,拉开“给孩子们的中国艺术”文化季序幕。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及石屏县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文化中国行|彝族撮泰吉:对人类演变的刻画和记录
彝族撮泰吉简介: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为“变人戏”,撮泰吉的起源,彝文古籍没有确切记载。彝族撮泰吉是当地群众祭祀祖先,祈愿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于彝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中。节庆中彝族群众表演撮泰吉。王纯亮摄...
传承与创新并行——峨山彝族花鼓舞绽放时代华彩
在遥远的岁月里,彝族先民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敬,以鼓为媒、以舞传情,创造出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彝族花鼓舞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衍生了艺术表演新功能,每年的咪嘎哈、开新街、火把节等活动都有花鼓舞表演。去年,峨山彝族花鼓舞表演团队更是多次亮相在云南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举办的2023...
文化中国行|彝族铃铛舞:雄浑豪迈的“恳合呗”
铃铛舞是彝族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形式,它生动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在整个黔西北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21日。此外,彝族铃铛舞还是了解彝族丧葬习俗及彝族先民信仰、礼仪等的活素材。2008年,赫章县申报的彝族铃铛舞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铃铛舞动作技巧:...
“宁”静山城 “蒗”漫彝乡|彝族服饰:写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
服饰是写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艺术。传统的彝族服饰大多是由纯羊毛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由手工完成,常以黑色或青色为基调,衬以红、黄等颜色,花纹和花边为日、月、星、云、彩虹、叶、花、鸡冠、羊角等图案。“小凉山彝族文化和大凉山彝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但从彝族服饰而...
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彝族服饰
彝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传统。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既是彝族人民衣着的代表,也传承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华,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为了集中宣传展示非遗保护成果,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探秘彝族戏曲:领略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彝族戏曲,又称彝剧,是中国彝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彝剧融合了彝族的音乐、舞蹈、诗歌、传说等元素,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智慧。彝族戏曲——彝剧在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大姚县申报的彝剧,被列为46项传统戏剧之一。
武定县加快推进非遗传承创新发展
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申报武定彝族民歌·彝族酒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路镇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云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通过建立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为非遗项目产业化打下精品基础。2023年11月,武定县启动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工作,评选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