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实现全固态电池材料新突破...
公司简介:德尔股份研发的固态电池以氧化物电解质为主,具有高安全性。其制造过程采用成熟的涂覆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批量生产,性能及成本均具有显著优势。7.联创股份(300343.SZ)最新价:4.83元涨跌幅:+9.77%公司简介:联创股份与中山大学合作研发固态电解质项目,技术路线已基本确定,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安排中试,显示...
青岛生物能源所:全固态锂电池新突破 7.31
7月31日,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固态锂电池领域获新突破!科研团队开发出均质化正极材料,该材料优势明显,有高电导率、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此成果7月3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这一研究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等提供技术支撑,对开发新型储能体系意义重大。
凯赛生物:电池壳是新能源领域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公司...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生物基聚酰胺重点开发连续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在现代物流、现代建筑、新能源领域三大行业的应用场景。目前,相关产品在终端应用的成型方面正在和下游用户进行开发和验证,并逐步产出可商业化的样品,其中电池壳是新能源领域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公司正在积极对接下游客户进行样品测试、...
科学家揭示微生物秘密,证明其有望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性能
近年来,使用酶、抗原/抗体和微生物作为敏感探针的EMA生物传感技术迅速发展,其具有实时在线的特点。在现有的EMA生物传感技术中,微生物燃料电池(MFC,microbialfuelcell)是最有前景的一种。MFC通过阳极生物膜中的电活性微生物,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电。当有毒物质出现在阳极室中时,电...
中国酶生物电池市场现状调查与前景规划建议报告2024-2030年
1.4.1酶生物电池行业发展总体概况1.4.2酶生物电池行业发展主要特点1.4.3酶生物电池行业发展影响因素1.4.3.1酶生物电池有利因素1.4.3.2酶生物电池不利因素1.4.4进入行业壁垒2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五五”前景预测2.1全球酶生物电池供需现状及预测(2019-2030)...
西北工业大学文丹团队AFM:可穿戴生物燃料电池—从人体汗液中实时...
可穿戴传感器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高性能可穿戴能源系统的开发(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以人体汗液中的代谢物作为燃料,氧气作为氧化剂,通过生物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可穿戴生物燃料电池(w-BFC)是一种原位、可持续的产电方式。其独特的工作机制使w-BFC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卓越的微型化能力,同时在与健康相关汗液标志物的自供能生物...
科学家研发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为低功耗应用提供新型能源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的技术。近期,美国西北大学团队将微生物燃料电池与当前的低功耗电路结合,研发了一种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SoilMicrobialFuelCells,SMFC),能够完全从土壤中的微生物中获取能量,并为传感器、通信、农业等领域提供能源。(来源:颜士能)那么,土壤的干湿环境对这种新型...
西北大学研发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埋入土里就能发电
IT之家1月16日消息,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非凡的发电方法,他们研制了一种放在土壤中的微型装置,可收集微生物分解污垢时产生的能量,只要土壤中有碳元素,这种装置就能运转下去。据IT之家了解,“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其实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其工作原理与电池类似,拥有阳极、阴极和电解液,但不同之处在于...
...光伏龙头隆基绿能成立生物能公司;欧洲最大电池企业获50亿美元...
欧洲最大电池企业Northvolt获50亿美元绿色融资据财新报道,1月16日,瑞典动力电池企业Northvolt宣布签署了一项高达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亿元)的融资协议,以支持瑞典工厂NorthvoltEtt扩建。这是迄今为止欧洲额度最高的一笔绿色融资。报道指出,本次融资除了用于扩大NorthvoltEtt工厂的正极材料和电芯生产制造外,还将用于...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600Wh/kg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600Wh/kg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宣布,该所的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研发出用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新型硫化锂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超过600Wh/kg。与目前已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出1倍有余,且不使用稀有金属,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