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并重 青岛寻求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新突破
田单火牛阵、田横五百士、秦始皇三巡琅琊、徐福东渡等著名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崂山太清宫、天柱山摩崖石刻、八大关等文化胜迹荟萃,康有为、蔡元培、闻一多、老舍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曾在此著述讲学,为青岛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重一笔。这里还有胶州秧歌、胶东大鼓、崂山道乐的余音绕梁,胶州剪纸、传统焗艺、即墨花边的巧夺天工...
鲁风古韵说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大秧歌”,流传于胶州市。据说,胶州秧歌是由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在逃荒过程中卖唱乞讨时的歌舞形成的,后来经过改进,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胶州秧歌胶州秧歌由小调秧歌、小戏秧歌两个部分组成。小调秧歌是舞蹈部分,表演时音乐、唱腔、舞蹈有固定的程式;小戏秧歌由小调秧歌派生出来...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启动70堂公开课展示活动
此次展示的课程中,有中国古典舞专家的示范课,如:张军教授的《中国古典舞身韵》、庞丹教授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基本训练》、史敏教授的《敦煌舞》等;有中国民族民间舞专家的示范课,如:高度教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与典型组合》、周萍教授的《山东胶州秧歌基础训练》、张晓梅教授的《朝鲜族舞蹈基础训练》等;有舞蹈学...
国心文化乡村专题: 优美俏丽的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
胶州秧歌历史
胶州秧歌的历史与素有秧歌摇篮之称得东小屯村建村历史大致相同。《胶县地名志》载:“东小屯,相传于明代张姓立村……”据东小屯老龄人及秧歌老艺人口碑资料称:“东小屯村马赵二姓为胶州秧歌的始祖,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清初,由外地逃荒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的东小屯村定居,以卖包烟(当地...
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惊艳世界 山东秧歌了解下?
胶州秧歌剧,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现存最早的戏剧雏形表演形式之一(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2006年5月20日,胶州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秧歌分为六个行当:扇女、小嫚、翠花、棒槌、鼓子、膏药客。(图片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大秧歌微信号)
青岛非遗登上央视 胶州秧歌首秀国家戏曲晚会
“这次作为稀有小剧种登上新年戏曲晚会,而且还是开场大戏,胶州茂腔和秧歌迎来新发展。”此次茂腔演唱者、青岛胶州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演员刘永霞告诉记者,作为传统地方戏,茂腔在山东胶东地区已经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胶州茂腔和胶州秧歌都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始建于1950年,着...
探访"非遗"青岛胶州秧歌:最早为行乞艺术(图)
胶州秧歌既然历史悠久,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也就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民间提起秧歌,多前缀一个“扭”字,称为“扭秧歌”。而胶州秧歌也有类似的民间称呼,叫“扭断腰”、“三道弯”。从这些称呼来看,“扭”可以说是胶州秧歌的一大特点。刘恩溥撰有《青岛地区的秧歌》一文,称“扭”是秧歌最突出的特点。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 研究中国戏剧宋元演变的活标本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
山东省资讯|山东这景区,全村人生活在竹林,距今400多年历史
一座拥有4500多年历史的城市,自带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在三里河公园,精神矍铄的老人打起太极,朝气蓬勃的少年玩起轮滑。彰显着胶州的独特魅力。茂腔、胶州秧歌,胶州人民用传统艺术,表达着对祖国的祝福。5、青岛好吃的美食都有什么可以推荐?觉得最有名的就是青岛啤酒,还有青岛的海鲜特别有名,可以去品尝一下!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