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都江堰,几千年流不尽的英雄气||谢羽
为了生存,为了子孙后代,大禹、鳖灵、李冰义无反顾,率领民众,几乎是赤手空拳与大自然以命相搏,凿山开渠,壅江筑堰,建成了中国古代划时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不知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不知牺牲了多少人!
李冰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何《史记》里只有40个字的记述
李冰曾经主持过都江堰水利工程,但他并非是都江堰的始建者。李冰在秦昭襄王末期(约公元前256--251年)被任命为蜀郡守,在短短的5年任期内,他不可能从头到尾主持兴建了都江堰这样的巨大工程。《华阳国志》记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捡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水经注》中也有李冰“壅江作堋...
画家李锛谈《李冰父子与都江堰》创作:情深仰古贤 浩气绘史诗
面对岷江年年泛滥成灾,李冰带领四川人民修建了历史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仅制止了水灾也缔造了今日的天府之国,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项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工程至今仍在造福四川人民。“巴蜀是一家,我对李冰这个人物很熟悉,也很崇敬。从小就听李冰父子的故事,学画之后我又常常去都江堰写生,对这里...
寻迹两千年,都江堰这些雕塑背后藏着故事~
李冰石像,石像高2.9米,重4.5吨。造型简练朴素,神态从容稳重。袖手合于胸前,眼角唇边露出笑容,胸前和两袖口各有浅刻隶书题记。1974年3月3日,因修建都江堰渠首外江闸,需将安澜索桥下移100米。在开挖外江三号桥基时,于河床下4.5米深处发现一尊石像,石像头部向西,伏卧在沙石之中。图源:青城山都江堰堰功道为...
【历史文化】116位!都江堰最全治水功臣都在这本新书
都江堰为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始建。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用石块砌成石埂(即鱼嘴)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为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水系;西为外江,是岷江的正...
【历史文化】何以长存:都江堰的岁修与吏治||曾那迦
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都江堰市廉洁文化研创会副会长王国平介绍,从汉代起,国家就开始对李冰进行敕封(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从唐代开始,祭祀李冰由民间活动升格为国家行为,纳入官方的正式祭祀范围,每年春秋两季采用“少牢”之礼隆重祭祀李冰,由地方官员主持祭祀。李冰在宋代受到了空前的礼遇,祭祀活动与五岳同一级别。
听见都江堰 | 历史上的都江堰放水节
都江堰放水节延续了两千多年,2006年6月,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放水节再现了感恩李冰父子、缅怀历代堰功、祈求五谷丰登的民俗文化和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具有挖掘、整理、传承、弘扬水文化的重要作用。
萧继东《都江堰百寿图》丨述说长寿之乡美丽动人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前251),任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开凿修建都江堰的初衷和定位,是将天府之国的资源,作为秦国的物资保障基地而修建的。我们从历史史料中看到,都江堰建成后,为秦统一中国,乃至西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迄今,都江堰仍然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用成都人的话说:...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从李冰到都江堰到成都——杨升庵文学...
本次分享会,从李冰到都江堰再到成都,无疑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历史长河里的人物,兴勃了天府文化,文字如同织机,将历史文化编织成册,向世人讲述、向世界讲述。这场分享希望以历史为镜,厚植天府之国本底,助力传承发展天府文化!12月4日至12月7日,“杨升庵文学奖颁奖典礼暨首届成都国际文学月”活动在成都隆重...
都江古堰 换了人间——“跟着课本读中国”之四川篇
李冰中学原副校长张均看出了记者的惊讶。他告诉记者:“校门口摆放了杩槎、竹笼等都江堰岁修工具,学生们天天见!”说完,他指向行政楼,记者看到,一幅幅鲜艳的画作铺展在白墙上。走近细看,整面墙都在讲述李冰治水的故事,生动具体之外,还添了一抹传奇色彩。张均介绍,墙上的画作是李冰中学烙画社学生的作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