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国世遗丨成就天府之国的伟大工程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让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得以旱涝保收,成就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这座灌溉工程,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古代,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中有何难点?又利用了哪些技术?跟随直播镜头,一起了解。
【历史文化】何以长存:都江堰的岁修与吏治||曾那迦
李冰治理水患和修筑都江堰的过程,充分诠释了从源头切入解决问题,科学务实的态度、理念。他从源头切入,前期充分调查论证,找到问题症结;中期因势利导,根据地势地貌、水势水量和季节变化进行治水;后期总结经验,形成岁修口诀和制度,确保都江堰清水长流。他亲自勘察调研,全面了解蜀郡的水情地势,科学选定了动工的堰址,在充分...
【水利地理】这是我见过最直观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讲解!水电站...
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视,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岁修工程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地方上则设置各级官员共同负责灌区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岁修活动。宋代以降,由于战争的破坏,导致都江堰连年失修而废弃,除了...
寻迹两千年,都江堰这些雕塑背后藏着故事~
1974年3月3日,因修建都江堰渠首外江闸,需将安澜索桥下移100米。在开挖外江三号桥基时,于河床下4.5米深处发现一尊石像,石像头部向西,伏卧在沙石之中。图源:青城山都江堰堰功道为了纪念治水先贤,都江堰人修建了一条长150米,宽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了各历史时期部分治...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哪国的?
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可充分保障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还有效地冲刷了沉积在宝瓶口前后的泥沙。这些辅助设施使都江堰成为一个宏伟而缜密的系统...
都江堰突降暴雨青城山等多个景区关闭,外江提闸再现战国李冰“鱼嘴...
本次暴雨当中,由战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再次起到了关键作用,就此事记者也采访了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水是今年以来最大的,比7月10日流量过程更大(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现在来看整个渠首工程还是比较平稳的,已经达到了自然分流的状态,鱼嘴再现了‘四六分水’的壮观场面。”...
“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欧亚媒体考察都江堰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入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的都江堰,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工程智慧的代表。“修建于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是一座充满活力的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发挥着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造福成都平原的万千百姓。”都江堰市...
運行2280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了“大腦”與“慧眼”
都江堰灌區指揮中心2280年前,時任秦國蜀郡郡守李冰與其子主導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讓旱澇無常的成都平原搖身一變成為今日的“天府之國”。就在7月24日,都江堰渠首迎來了近10年最大洪峰過境。通過無人機的俯視視角,魚嘴工程處,“四六分水”的自然分流奇觀再現。
都江堰“开学第一课”:汲取治水之道,新学期再启航
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竹笼、杩槎、石人马、卧铁、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等治水之道,在师生共同探究中一一揭示。而岁修六字诀,更是随着学生们吟诵《都江堰岁修谣》的稚嫩声,萦绕在岷江河畔。现场,作为该歌谣创作者的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王国平还从水利科技、农耕文明和民俗活动等方面向大家讲述了岁修传承...
都江堰再现 2000年前“鱼嘴分流”盛况
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局称,目前情况平稳,没有人员伤亡报告。本次暴雨当中,由战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再次起到了关键作用,就此事记者也采访了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次水是今年以来最大的,比7月10日流量过程更大。现在来看整个渠首工程还是比较平稳的,已经达到了自然分流的状态,鱼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