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汇陪同哈尔滨办事处领导及加速企业考察上海丰科生物科技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张文宏向与会领导及企业家介绍了丰科发展历史、战略布局、产品结构、营销模式、合作伙伴、项目案例等。丰科作为中国白玉菇、蟹味菇的开创者,致力于研究菌菇类食品,填补了中国在食用菌智能化培植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丰科将精准、高效、创新发展的理...
丰科生物:技术上新,中试研发让菌类增产增质
去年,该公司搭建了丰科珍稀食药用菌中试平台,由生产运营总监李开盛博士担任技术顾问,主要打造食用菌菌种、种植工艺、智能生产、数字化营销的全产业链中试基地,将科研机构、院校,以及其他食用菌企业的研发成果,通过丰科生物食用菌中试基地,转化为可批量化生产的产品。目前,丰科生物中试平台已开展了灰树花、蟹味菇、白玉菇...
“数字农耕”在青岛丨①青岛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产40吨 数字...
2011年,在总部上海丰科和即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3.6亿元的青岛丰科正式落户即墨,是以智能化白玉菇、蟹味菇生产为主的企业,产品远销57个国家和地区,日产量可达40吨。踏进青岛丰科搔菌车间,只见一个个码好的菌菇垛通过电梯下行至车间,在通过整理设备和拆垛设备后一个个带着菌丝瓶的小盘被送上流水线,在经过搔菌注水...
宜兴市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抽查有机肥料 不合格
电子及信息技术产品、儿童用品、建筑及装饰装修材料、服装鞋帽及家用纺织品、日用化学制品及卫生用品、交通用具及相关产品、食品相关产品、日用杂品、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等11大类69种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
从卖产品到投技术 丰科生物食用菌智慧工厂“出海”美国 | 出海新...
据丰科生物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国内食用菌产品研发大多是建立在引进外国菌种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本地繁殖而进行的简单改良。在国内菌菇种植、研发企业和高校的长期努力下,食用菌产量持续增长,其消费已成为国内居民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丰科生物选择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深度研发,设立了国家级食用菌工程技术研...
两公司创业板首发获通过 丰科生物未通过
中新网6月21日电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21日公告三家公司首发审核结果,浙江星星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仟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获通过(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通过。(中新网证券频道)
丰科生物等三公司创业板首发申请21日上会
丰科生物等三公司创业板首发申请21日上会全景网络06月17日22:27关注全景网6月17日讯中国证监会周五公告称,创业板发审委定于6月21日召开2011年第37次和第38次工作会议,审核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仟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星星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
丰科生物:工厂里做农业 小菌菇变“白富美”
2001年,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奉贤区现代农业园区成立,在国内首创了珍稀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新模式。2002年,我国第一盒工厂化蟹味菇在丰科的流水线上诞生了。2005年,第一盒白玉菇又出现在同一个车间里。丰科就此填补了中国在珍稀食用菌工厂化培植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
丰科生物二度IPO失败 持续盈利能力曾遭质疑
丰科生物是国内最大蟹味菇、白玉菇生产企业,总股本7000万股,拟发行2400万股,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2012年5月,中国网财经曾报道丰科生物被否不足1年再谋上市仍面临多重困难,尤其是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存疑。据丰科生物2011年招股书,公司四家子公司中,仅有1家与丰科生物主营业务有关,其余子公司尚处于筹建期,且无实...
丰科生物拟发不超过2400万股 21日上会
丰科生物此次拟在深交所发行不超过24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9400万股。公司专业从事食用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大的蟹味菇、白玉菇生产企业。公司2008-201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94.75万元、9353.49万元、1.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362.46万元、2735.73万元、3382.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