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进入枯水期 明代“千眼桥”露真容
连日来,受到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进入枯水期。9月22日,在鄱阳湖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明代“千眼桥”提前显露真容。据了解,这座古桥建于1631年,全长2657米,949个墩,948个孔,所以称之为“千眼桥”。鄱阳湖丰水期,“千眼桥”浸泡在水中,当鄱阳湖水位低于10.5米时,才露出真容。截...
鄱阳湖进入极枯水期 标志性水文站水位退至7.99米
12月以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日均退幅0.11米,单日最大退幅0.17米,自低枯水期(10米)退至极枯水期用时22天;1956年以来鄱阳湖星子站仅12年枯水期水位退至8米以下,平均出现时间为12月17日。在鄱阳湖入长江处,原来宽阔的湖面上裸露着大片黄色滩涂,航道变得狭窄,宛如一条玉带。根据当前雨水情及未来天气形势分析,未来一...
鄱阳湖枯水期水位下降 千年石岛落星墩露全貌
近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水位迅速下降,位于江西庐山市的千年石岛落星墩也再次露出全貌。落星墩位于鄱阳湖湖区中,传说是星星落入鄱阳湖中变化而来,因而得名落星墩。古时就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来形容落星墩。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
季节性干涸几成常态 鄱阳湖会否又续“大湖之死”?
江西省水文局的统计分析显示,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时间在1956-2002年期间平均为12月1日;在2003-2013年期间平均为10月27日。今年鄱阳湖星子站枯水位出现于10月19日,较之1952—2002年期间平均出现于12月10日,提前了52天。记者调查采访发现,极端天气增多、湖区用水量增大、上游水库群汛后蓄水等导致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
高温持续!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较往年平均提前100天
8月6日2时,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标志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也意味着今年成为鄱阳湖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相较往年平均时间提前100天,较2003年三峡水库正式蓄水运行以来(2003-2021年平均时间)提前69天。
鄱阳湖水位跌破12米 进入枯水期
受当前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连日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截至9月10日上午8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下降至11.79米,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下降至11.92米,并继续保持下降趋势,标志着今年的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江西持续出现晴热高温天气,再加上饶河、抚河、修河、赣江、信江“五河”入湖...
鄱阳湖极端干旱的影响、成因与对策
2023年以来,鄱阳湖总体水位持续走低,与1953—2022年同期(1—8月)相比下降2.6m。2023年7月20日,鄱阳湖代表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降至12.0m附近,标志着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图2),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比历史平均提前了103天,比2022年还提前了15天。
鄱阳湖地图与枯水干涸原因
近两年虽然采砂停止,但是采砂带来的影响远没有消除。大规模的采砂活动彻底改变了鄱阳湖湖底构造,湖北侧入江通道持续加深加宽,据测算,低水位时候,鄱阳湖水排泄速度为采砂前的1.5-2倍。鄱阳湖天然顶托机制消失,是枯水期低水位的最根本原因。简单来说,挖沙就相当于增大了水池的出水阀门,水池里水因此更快流走。
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时间创最早记录
7月20日,鄱阳湖都昌印山附近水域大面积湖床裸露(无人机照片)。7月20日11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这意味着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2023年也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较原最早出现年份提前17天
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时间再破记录,较历史均值提前103天
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罕见夏秋连旱,鄱阳湖于当年8月6日进入枯水期,至次年4月23日结束,枯水期长达260天。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一空前漫长的枯水期不仅致沿湖农业粮食减产,居民饮水受到影响,还给鄱阳湖的生态保护造成严重压力,让三年来的禁渔成果遭受重大损失。截止2022年11月上旬,鄱阳湖流域干旱共造成543.9万人受灾,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