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将纳入国家集采,降价预期有多大?
其二,人工耳蜗所需的高端材料大多依赖美国、澳大利亚和奥地利等国供应,国内企业面临着原材料进口依赖的问题,限制了自主研发和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优化。因此,市场仍主要由外资品牌占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全球人工耳蜗市场的前三大品牌占有率达90%以上,分别为澳大利亚的科利耳(55%)、美国的AdvancedBionic...
10余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最高报销比例可达90%
相比助听器可治疗中度及部分重度耳聋、起到声音放大的作用,人工耳蜗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及全聋患者,帮助患者恢复或重建听觉功能。使用后患者可接收到正常交流状态下的语言和音乐声音。人工耳蜗于上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团队研发问世,90年代末传到国内。目前国外进口产品价格为20余万元/只,国内有上海力声特...
30万一个,人工耳蜗凭啥那么贵?
要说明的是,这两者的功能根本不一样。助听器再先进,也是通过物理方式放大声音,使声音能够更清楚地传入耳朵内,对于有残余听力的人是有用的。如果没有残余听力,再怎么放大声音也是零,所以需要耳蜗通过植入体流入电脉冲信号来刺激听神经。也就是说,助听器适合于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而人工耳蜗适合于极重度的听...
人工耳蜗体外机的改造计划
纽扣电池或5号碱性电池在人工耳蜗中的应用较为常见,这些电池体积小巧,便于用户佩戴,并且相对成本较低。用户可以很容易购买并更换电池,使人工耳蜗始终保持运行。然而,这类电池也存在一些弊端,它们是一次性电池,不能重复充电使用,需要经常更换,这对于长期使用人工耳蜗的用户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此外,这些电池的电量...
第五批国采!人工耳蜗集采最新消息
人工耳蜗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研发生产、下游销售渠道及应用终端三大板块: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硅胶材料等。中游研发生产包括人工耳蜗植入体和外部装置的研发生产。下游销售及应用主要包括各类医疗机构及患者。全球人工耳蜗市场中,三大企业澳大利亚的科利耳(Cochlear)、美国的AdvancedBionics和奥地利的MED-...
预见2024:《2024年中国人工耳蜗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
全球人工耳蜗市场,三大人工耳蜗企业占据全球市场超过90%的份额,分别为澳大利亚的科利耳(55%)、美国的AdvancedBionics(20%)和奥地利的MED-EL(20%),这三家公司人工耳蜗产品均已进入中国市场(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国产人工耳蜗产品也在逐渐发展,目前国产人工耳蜗有诺尔康人工耳蜗(NUROTRON)、力声特人工耳蜗(LISTENT)和爱益声人工耳蜗(AIC)三...
科利耳N7人工耳蜗-——轻便小巧,佩戴无忧
人工耳蜗作为帮助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人士连接有声世界的纽带,就如同贴身聆听伙伴一般,使用者每天都会与它为伴,因此,其佩戴及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还未生长发育完全的孩子来说,人工耳蜗外机即声音处理器足够轻巧,不压耳朵,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习惯,才会让他们更愿意主动佩戴。科利耳深入洞察用...
智研咨询报告:2024年中国人工耳蜗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目前全球和中国人工耳蜗因技术壁垒要求较高,行业企业数量较少,市场集中度较高,国际企业具备先发优势,占据国内主要市场份额,主要有美国的AdvancedBionics、澳大利亚的科利耳、奥地利MED-EL等。国内人工耳蜗的龙头企业主要有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恒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主要...
全国集采在即,又一高值耗材将迎降价?
从产业规模来看,目前我国注册人工耳蜗类医疗器械产品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上海市,其注册产品数量占国产注册数量的41%。进口注册产品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产品注册数为13件。当前,进口产品占据着我国人工耳蜗市场主要地位,国产品牌仍处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提升的阶段。同时,市场方面,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超75万人受益!这个基地就在天府新区
Cochlear(科利耳)是全球人工耳蜗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世界医疗器械百强企业。公司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直接开通业务,拥有6个制造中心,员工人数近5千人。三十年余年间,科利耳已经为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75万位各年龄段听障人士重获听力。2017年9月,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