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的产生,虽然加强了皇权,但却在机制上埋下了隐患
明代内阁制度的基本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当上了皇帝以后,即命侍读解缙、胡广,编修黄淮,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从此以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制,成为一个稳定的官僚机构,并且明确规定其职责是“参预机务”。所以从职责和名称来看,明朝的内阁制度,...
郭建龙 | 集权式制度对开放性的天然恐惧
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集权制度与英国制度做个对比,来说明信息收集方面的差别。在大英帝国时期,整个决策阶层对任何有效信息都是渴求的,任何一位前往世界各地的探险家或者旅行者,任何一位活跃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商人,他们获取的信息几乎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回国内,让每一个政治家都在充分开放和透明的信息流中做出最有利...
明朝的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其首辅也无法掌控六部
明朝的内阁是用来强化皇权的,而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约束皇权的,两者完全相反。打个比方来说,明朝的内阁,就是皇帝的手下,皇帝让内阁做什么都可以,也可以随时废除内阁或者将权力交给别人重组内阁,而西方的内阁制衡着王权,国王无法对内阁怎么样。西方以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度,是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很早就建立...
明宪宗时内阁权力较大,但明朝内阁受宦官制约,清朝内阁并无权力
清承明制,基本承袭了内阁制度。但是,清朝自身就有一套贵族制度,也就是八旗制度。初期的八旗旗主,个个都是手握实权的王爷,他们的地位都在内阁大臣之上,而且拥有处理朝政的实权。清军入关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皇帝为了削弱八旗旗主的权力,开始仿造明朝的制度,开始放权给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多尔衮时代,也恢复了内阁大...
明朝内阁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又对明朝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朝中期:票拟制度形成,内阁制度定型仁宗时期,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内阁的杨士奇、杨荣等人受到皇帝的信任,有着较高的威望。另一方面是因为票拟制度的出现。所谓的票拟制度就是一种内阁大学士参与国家政务的参议制度。这种制度是从仁宗、宣宗时期开始的,来自中外的奏章都可以内阁学士先用小票...
田澍|神宗即位与皇权弱化:晚明政治的开端
可见这一时期是攸关明朝存亡的重要时刻(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樊树志认为:“王阳明的大声呼喊,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此后,人才辈出……思想界流派纷呈,讲学之风盛行,互相辩驳诘难。有了这样的氛围,使得西方科学文化得以顺利地传播、弘扬,培养出了一大批放眼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张春树、骆雪伦则认为:“晚明的社会经济变化给明代社会制度...
钱穆| 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
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在这种私心下,他就需要一种法术。所以我们说,清代政治,制度的意义少,而法术的意义多。明代废了宰相,清代便把此制度沿袭下来,还是用内阁大学士掌理国政。这对于满洲人是一种方便,因为废...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两者只差一字却天壤之别,可别分不清楚
到了清朝,宰相的形式进一步多样化。除了沿袭明朝的内阁制度外,清朝还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实际上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在某些时期甚至超过了内阁大学士。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刘墉。他先后担任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等职,虽然名义上没有一个职位叫"宰相",但他实际拥有的权力却相当于宰相。刘墉以才...
刘文鹏:论清代历史地位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内阁制度,设内阁大学士掌票拟之权,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并明确赋予内阁作为中枢机构的制度化地位。但与此同时,清朝也对内阁政体进行了改造。其一,清朝在康熙、雍正时期,创立并完善奏折制度,对政务信息系统进行了变革。奏折产生之前,中央政务运行的主要行政文书是题本。中央部院大臣或地方大员的题本,由...
大明内阁制度和西方内阁制度一样吗?
再看一下西方的内阁制度:在西方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是民选议会中的多数党组织,它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也就是说,西方的内阁完全可以否定元首(当然小胡子这样的元首除外)。通过对比,我们能看到,明朝的内阁,充其量就是明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