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四载艰苦奋斗,一朝飞龙在天
隋朝之杨坚,然而以藩王身份起兵并成功夺取政权的,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仅有一例,此乃明朝之朱棣。其于北平高举“靖难”之帜,率军南征,绕过济南、跨过长江,径直攻向京城。历经三年之久,从侄子朱允炆处夺得了整个大明江山。
明明是朱棣更适合,仍选择朱允炆,难道是预见了靖难之役的发生?
也许是出于血统原因,也许是朱元璋在几个儿子中难以选择,又或者朱允炆的仁厚真的适合明朝发展,这一切已经无从得知,也无法重来。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的错误抉择导致了4年的战火纷飞,虽然生灵涂炭,但不可否认朱棣登基之后确实大有作为。后世的乾隆拥有《四库全书》,而朱棣也有与之媲美的《永乐大典》,一时功绩并不重要,...
梅兰芳作为中国最早的“明星”,国难当头之际,他都做了些什么?
于是,他们借北宋“靖难之役”为背景故事,编排了一出名为《抗金兵》的大戏,首演之日,反响特别热烈,抗击日寇的声音响彻整个表演场馆,这不仅仅是一出戏,同样也是民众的心声,他们被压抑的太久了,急需一个发泄的出口。表演成功之后,他们又陆续在很多地方进行了演出,其中就有抗日的前沿阵地——上海。日本人为了这出影...
靖难之役时四位藩王支持朱允炆,十一人保持中立
在靖难之役时支持朱棣的藩王共有五人,分别是老五周王朱橚、老七齐王朱榑、老十三代王朱桂、老十八岷王朱楩以及老十七宁王朱权,这些人中除了朱权是被迫支持朱棣之外,其余四人那可都是从心底里盼望着朱棣能靖难成功。其实朱橚等四人从心底里盼望朱棣能靖难成功还在于当时他们已经被朱允炆囚禁在南京了,朱允炆继位之后就...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四次藩王叛乱,最后一次是三藩之乱!
八王之乱是古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进一步来说,如果没有八王之乱,司马氏在历史上的名声或许会稍好一点。三、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皇位的事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把儿...
靖难之役——大明朝的武将集团是怎么把朱允炆卖给朱棣的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张昭(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张昭不仅在靖难之役中公开拥戴朱棣,还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南京,成为朱棣夺取皇位的重要助力。这些武将的公开"出卖",无疑是导致朱允炆最终被迫让位于朱棣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他们的明目张胆支持,朱棣很难如此顺利地夺取皇位。朱棣成功的关键所在总的来说,武将集团的"出卖"行为,是导致朱...
2025公共基础知识——明朝的主要政治
(四)“靖难之役”1.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继位。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的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2.1403年,朱棣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朱棣正式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
靖难之役真是以少胜多?朱棣和李世民谁是中国历史第一统军帝王
综上所述,朱棣的靖难之役,并非从头到尾都在以弱胜强,实际上在后半部分,在许多单个战场上,朱棣的军队战力反而是占优的,朱棣确实是优秀的统帅,但也不必过度拔高。参考资料:《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奉天靖难记》《明史纪事本末》...
“靖难之役”与德州
明初的“靖难之役”,是一场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引发的战争,对德州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明初统治阶级争夺权力导致“靖难之役”爆发明初,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明朝统治,将自己25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各地为藩王。规定各藩王府的内部可以设立护卫指挥使,护卫人数从3000人到一万多人不等。同时,驻守边塞的九位藩王(辽...
明史学家王崇武与靖难之役的考证
对于靖难之役本身,王崇武在第四章中做了具体研究,得出太祖并非暴卒,建文帝未阻止朱棣进京奔丧,靖难军总体上采取的是各个击破战略,“成祖虽处四围之局,实仅一面作战”,所谓不杀叔父的诏书并不存在,实际是南将盛庸欲生擒朱棣失败,“而野史讹传”的结果等一系列新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