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与杜伦大学联合举办“考古与气候变化”全球学术讲座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做《史前聚落遗址的人水关系研究》主旨发言。刘建国研究员利用多种田野考古与空间信息方面的资料,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拍摄、遗址三维重建与空间模拟等技术,探讨良渚古城遗址等史前聚落遗址的微地貌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揭示史前先民认识与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人水关系特征,提出...
江汉平原先民如何适应复杂自然环境?科技考古揭秘史前人地关系
刘建国总结认为,江汉平原上史前聚落众多,各聚落所来自:haz.kanadrops处的自然环境不尽相同,古人对所处环境中地势与水资源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差异,导致史前先民利用与治理周边环境的模式也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体现出江汉平原史前居民非凡的智慧、先进的理念与强大的创造力,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地理资源,组织、协调...
无人机“神助攻”,三位考古学者的“寻坝”之旅 | 独家
2017年起,刘建国邀请同事彭小军,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城河遗址考古队长,担任拍摄助手。二人对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大大小小近三十处遗址全部进行无人机实地拍摄。这些照片合成的遗址三维模型图,成为这些水坝新发现的关键线索。事实表明,不止屈家岭在治水,而是几乎每一处古遗址都有治水痕迹,古代治水文明...
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刘建国带领本书的作者团队耗费五年时间,运用无人机拍摄与三维重建、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结合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等资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了江汉平原史前聚落的微地貌特征及其形成过程,证明了走马岭、城河、屈家岭、石家河等聚落开挖壕沟、修筑城墙等行为与整治、管理和调配水资源直接相关。作者认为,经过长期实践...
与地下遗迹“无言对话” 这6个考古项目为“何以中国”再添佐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熊家岭坝体不全是草裹泥,有的地方不一样,古人有可能是根据他们的经验,选择不同的方式加以堆筑墙体,而且墙体在发掘的时候非常坚硬。专家表示,这些水利系统具备防洪抗旱、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等功能,标志着史前先民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从被动地防御水旱灾害转变...
国家文物局召开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参加会议的专家和同志们(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刘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戴向明教授。参会的还有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员、南京博物院于成龙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屈家岭考古队长陶洋:苦恼在于,离完美解释遗迹总有距离
屈家岭遗址以发现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和蛋壳彩陶而闻名,什么时候发现有水利工程,并把发掘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水利工程上?陶洋说,这要感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提供的思路,以他为第一作者出版的《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一书中提出,作为具有稻作农业的屈家岭文化,应该有大型水利系统。2020年开始,陶洋和...
史前建筑工艺中蕴藏古人智慧?来屈家岭遗址找到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5000年前,在江汉平原,这些史前先民,智慧应该是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了,他们能够很好地去认识、了解所处的自然环境,然后选择适合他们生存的居住地和种植区域再加以改造,这样他们才能够在这地方定居下来,旱涝保收,文明不断发展。
刘建国:江汉平原史前人地关系研究
刘建国:江汉平原史前人地关系研究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南方文物》2022年第6期谭家岭城垣与城壕(图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枝江,东迄武汉,北至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东西跨度近300千米,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在地形上,西有...
考古2022︱科技考古:劲风扬帆,奋楫逐梦
即日起,“考古2022”系列稿件将陆续见刊,这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连续第四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邀请8位学者撰写总结性稿件,对过去一年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做全时段、全方位梳理,以飨读者。科技考古是在考古领域运用多种自然科学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逐步形成的自然科学与考古学相交叉的新学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