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志喜课题组最新Nature Communications
田志喜课题组博士生梁闪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青年科学家段宗彪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田志喜研究员和刘书林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课题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等项目支持。httpsnature/articles/s41467-024-51798-5来源: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田志喜:给中国大豆“嵌入”高产基因
走进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田志喜的实验室,最先入耳的是一阵阵“哗啦”声——一群学生正扬起刚收获不久的大豆。金黄的豆粒在柳条编织的簸箕中上下翻飞,与农家的丰收景象别无二致。而在走廊另一侧,现代化的科研仪器正在井然有序地运行,古老的农作物,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祝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烨研究员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志喜、白洋研究员曾于2021、2023年获得该奖项。来源: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2023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重要研究进展集锦
田志喜团队与合作者以大规模基因组、变异组、表型组、转录组、泛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开发了名为SoyOmics的大豆多维组学深度整合数据库,提供了高质量的大豆组学数据检索和分析平台,预期能为大豆遗传学及育种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和全新的观察视角(Lietal.,MolPlant,2023)。经典的脂质组学给出了构成生物样本...
亩产超300公斤!我国耐盐碱大豆新品种选育取得新进展
“科豆35”是遗传发育所田志喜团队自主培育的大豆新品系,属夏大豆中熟类型,具有耐盐性强、抗倒性强、抗病性好、高产稳产等特点,目前正在进行新品种审定。2022年和2023年已连续参加国家黄淮海滨海盐碱组区试,同时2023年参加了国家黄淮海北片生产实验。2022年在东营市黄河口盐碱地上,“科豆35”30亩连片示范种实测亩...
助力粮油安全 中国耐盐大豆“科豆35”示范亩产突破300公斤
10月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发育所)科研团队选育的耐盐高产大豆新品系“科豆35”,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一处盐碱地试验田里进行实收测产,结果显示,“科豆35”大面积示范种植亩产稳定达270公斤以上,最高突破300公斤达306.52公斤(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图为田志喜研究员在测产现场介绍“科豆35”选育情况。中新网...
中科院遗传所韩方普、田志喜研究组在大豆着丝粒研究中取得进展
韩方普研究员和田志喜研究员为通讯作者。韩方普课题组刘阳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易从杨、范超兰博士、刘倩博士和田志喜课题组刘书林副研究员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华南农业大学王应祥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助理研究员申莉莎参与了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资助。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等解析大豆全景遗传重组特征
这种交换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之一,造就了丰富的表型变异。同时,同源重组能够打破优异与不良等位基因的连锁,在作物育种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系统全面地解析大豆同源重组及其发生的特征对于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田志喜研究组联合多家...
遗传发育所等发表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团队、研究员任勃团队与广州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ProgressinSoybeanFunctionalGenomicsoverthePastDecade的综述论文,通过对500多篇文献的概述,系统总结了10年来大豆在功能基因组研究领域的进展,同时探讨了大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志喜组克隆调控大豆籽粒大小和品质的重要基因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志喜研究组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发表了题为NaturalallelicvariationofGmST05controllingseedsizeandqualityinsoybea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调控大豆籽粒大小和品质的重要基因——GmST05。该研究通过对18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籽粒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