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绪如何产生?中国团队最新研究揭秘情绪的大脑机制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何晖光研究员指出,情绪的大脑机制的已有研究中,采用的方法通常只对两个脑区之间的成对关系进行建模,而忽略了多个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融合。为此,神经计算与脑机交互团队在本项研究中,对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融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论文第一作者、...
【中国新闻网】人的情绪如何产生?中国团队最新研究揭秘情绪的大脑...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何晖光研究员指出,情绪的大脑机制的已有研究中,采用的方法通常只对两个脑区之间的成对关系进行建模,而忽略了多个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融合。为此,神经计算与脑机交互团队在本项研究中,对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融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论文第一作者、中...
智能科学创新讲堂|自动化所何晖光:基于视觉信息编解码的深度学习...
创新讲堂将定期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学者加盟,分享最前沿的学术进展,启迪思维、平等交流,碰撞出开创性的思维火花。智能科学创新讲堂·第七讲??创新讲堂第七讲邀请到MIR优秀作者、中科院自动化所何晖光研究员带来"基于视觉信息编解码的深度学习类脑机制研究"的报告。2022年7月27日(周三)15点,诚邀您出席!报告主题...
iScience:自动化所何晖光团队揭示细粒度情绪在大脑中的拓扑表征...
iScience:自动化所何晖光团队揭示细粒度情绪在大脑中的拓扑表征模式导读|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神经计算与脑机交互团队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和神经影像数据构建了人脑基础情感空间,揭示了人脑在自然视觉刺激下的细粒度情绪编码模式。相关研究成果以Topographicrepresentationofvisuallyevokedemotionalexperiencesinth...
无创解码大脑信号语义,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脑-图-文多模态学习模型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自动化所何晖光研究员指出:「本文提出的方法有三个潜在的应用:1)作为一种神经语义解码工具,此方法将在新型读取人脑语义信息的神经假肢设备的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这种应用还不成熟,但本文的方法为其提供了技术基础。2)通过跨模态推断脑活动,本文方法还可以用作神经编码工具,用于研究视觉和语言特...
扩散模型“读脑术”,自动化所MindDiffuser清晰重建人脑视觉画面
曾获得2019年IEEEICMEBestPaperRunner-upAward、2021年AI华人新星百强(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先后承担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的多项科研任务,研究成果被MITTechnologyReview头条报道。个人主页:httpschangdedu.github.io/通讯作者何晖光,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智能科学创新讲堂|专题论坛:类脑机器学习
报告人:张兆翔(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相关专题:AI最前沿|重磅专题:类脑机器学习报告三:面向视觉损伤的视觉修复及视觉信息重建(10:00-10:30)报告人:何晖光(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最新好文:ExploringtheBrain-likePropertiesofDeepNeuralNetworks:ANeuralEncodingPerspective...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政策方向交流会圆满召开
交流会上,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医学院高小榕教授介绍了植入式无创脑机接口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及临床应用;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何晖光教授作脑机接口视觉重建技术报告,介绍了面向视觉损伤的视觉修复相关电刺激技术研究,以及视觉、语义等多模态信息解码在视觉重建脑机接口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复旦大学神经与智能工...
2022年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VALSE)在天津成功召开
特别是白翔(华中科技大学)、程明明(南开大学)、孟德宇(西安交通大学)、彭玺(四川大学)、贾伟(合肥工业大学)、郑海永(中国海洋大学)、纪荣嵘(厦门大学)、姬艳丽(电子科技大学)、张利军(南京大学)、章国锋(浙江大学)、左旺孟(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兆翔(中科院自动化所)、何晖光(中科院自动化所)、禹之鼎(CMU)、王乃岩(图森...
2021年和睦智能影像论坛在京召开:21场主题报告,共商医疗AI的临床...
何晖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教研室主任、岗位教授。他以《人工智能在神经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他表示,在神经精神疾病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框架包含病理学研究和计算机辅助两部分。其中前者涉及大脑结构可塑性、大脑功能的改变、与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