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科院第一批研究机构成-万祥军|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
新中国成立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机构有两个,一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总部设于南京;一是成立于1929年的国立北平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研院),总部设在北平。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两个研究院都形成了相当规模,当时的中研院有十二个研究所和一个筹备处,研究人员及职员约四百人,主要...
从数字人文视角看“近代中国的精英、网络与权力”
由于团队与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深度合作,因此连玲玲等近史所研究人员亦有协助。此外,团队亦吸纳一些欧盟内其他高校的语言学家、计算机工程师等参与其间,协同开展资料库建设等工作。数字工具与研究成果ENP-China的关注群体为近代中国的各类社会精英,包括但不限于归国留学生、商人、绅衿等,其信息来源为Who’swho...
风雨江河候明月——贺许倬云先生荣膺唐奖
社会史研究固然是许先生治学的特色,但是它更反映了1930年代蔚为大国的近代史学的各个向度。例如著名的《古史辨》的许多篇章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学者建基于中外考古所建立的世界先史观(例如美索不达米亚考古所带来的新的历史视野,修正了很多《希伯来圣经》的记载;新开拓的古希腊文明的源流等等学术取代了荷马史诗的说法)所带...
斯人远去:这一年逝世的中外历史学家
2023年1月13日,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汤重南逝世,享年83岁。汤重南1940年生于重庆市,籍贯江苏武进。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关系,日本近代...
陈以爱、王奇生、孙慧敏、王东杰:重探“五四”——东南集团与上海...
讲座由社科院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邹小站研究员主持,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陈以爱主讲,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慧敏、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与谈评议。与会学者共同探讨了“东南集团”视角为“五四”研究带来的新发现与新问题,以及未来“五四”研究乃至民国史研究...
观察|“东伊运”为什么是盖棺定论的恐怖组织?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启讷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不管是“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以及“西突厥斯坦”的概念,“这个名称从来都不是中国新疆本身的地理名称”(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图为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启讷中国官方白皮书亦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思潮传入...
讲座︱赵庆云: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十七年”档案与旧人摭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赵庆云研究员于2019年11月21日主讲复旦大学历史系第15期“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学者读书班”,携其新著《创榛辟莽:近代史研究所与史学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以“史学史(学术史)研究中的‘学’与‘行’”为题,和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研究的经历和体会。本次读书班由...
林满红:如何利用旧海关资料来研究中国近代史
学术基础工程与学术研究在没有利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的海关资料微卷以前,笔者撰写的硕士论文,因为只凭地方志、族谱、清代官吏的文集、口述资料及一些日文资料,看来不够扎实,曾一度想放弃完成学位。硕士论文写成之后,受到学界的肯定,最大因素就是“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的海关资料微卷。
文本·语境·诠释:多元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政治史研究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苏圣雄的报告题为《友情、猜忌与权力:蒋经国与王叔铭的关系》。在掌握蒋经国与王叔铭的日记的基础上,苏圣雄辅以其他史料,以蒋、王的交往为核心,考察其迁台前期(1949-1965)军方高层的异动经过,分析蒋经国于其中的角色。他首先探讨蒋、王如何于国共内战患难中深交;其次探讨蒋、王于台湾如何互相...
两岸近代史研究:从“不可交流”到“共识”
在读过他的这本大著之后,笔者也有过片刻的犹豫。但我还是冒昧地把这篇可能多少挑剔的、并不十分全面的书评写了出来。我很感谢陈教授同意我发表这样一篇尖刻的评论。我相信,善意的批评远比虚假的奉承更能使我们大家受益。”并透露“本文乃应台北中研院近史所《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编辑部所约而成,并已刊登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