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为志业:世界史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
直至一位历史学家兼编撰委员会秘书长皮埃尔·雷诺万,提出公众拥有历史的“知情权”,公众才可以查阅部分外交档案。1961年,委员会重组,他们开始真正探索揭示二战起源的《法国外交问题:1936-1939》,但即便如此,由于档案是由这个外交部提供,然后再由专家委员会筛选。所以这份档案实际上的客观性仍然不能得到保证。直至《1979...
工作坊|出使专对:近代中外关系与交涉文书
他指出,百年来中英外交史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忽视驻华使馆、领馆的体制性构成;二是研究倾向上过度突出相关机构的外交职能;三是以国别框架切割历史,忽略英国驻华体制背后是跨国问题。因此,他在英帝国制度史(外交部驻华体制是英帝国政府体制的在华体现)与中英关系史(阶段性条约与条约体制搭建)的双重思路下论述英驻华外交体...
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专家研讨会获赞:展现中法文明互鉴丰硕成果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康熙与路易十四》以史为鉴,把这样一段珍贵的历史同当代文化相联系,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完全打通了历史和现实的通道,再怎么评价它都不为高,我认为我们就是要歌颂这样的电影作品。《康熙与路易十四》的破题在于元首外交,写了东方文明...
纵论中外 神游汉唐——黎虎先生的学术人生
经过十年的资料搜集和艰辛探索,黎先生于1998年在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汉唐外交制度史》一书(增订本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对汉唐时期千余年涉及众多朝代和国家的外交决策、外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汉唐外交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证分析,不仅明确提出了“中国古典外交制度”...
回到历史的脉络和节奏:中国近代史的教与学笔谈(中)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有着极大的划时代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对于鸦片战争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至少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论断,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成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的革命正是在这种矛盾中发展了起...
顶刊论文 | 美国主流政治学期刊的中国政治研究:脉络、议题、方法...
摘要:海外的中国政治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国外学者开展中国政治研究的视角、方法和路径对于本土的中国政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对美国主流政治学期刊的中国政治研究的梳理分析发现,一方面,美国期刊中的中国政治研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并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果。这首先表现在研究议题从比较单一...
【学术论文】谢卉:美国新生代“中国通”对华认知及其影响
第一,中国崛起的时代背景。新生代“中国通”大多成长于冷战结束前后美国实力大发展这段时期,对美国力量充满自信。近十多年来又切身体会了美国影响力下行和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历史转换,对他国的可能挑战充满警觉。尽管他们中很多人能讲流利汉语,也曾在中国长期学习与工作,但是他们没有经历中国从封闭走向改革开放的过程,...
论文| 于淑婧、荆学民:政党领导的交流秩序:自媒体时代中国政治...
随着政治传播活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治秩序的建构和维持中,政治传播活动是否有序进行,关乎政治秩序能否持续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从历史实践来看,政治传播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始终担负着服务革命、建设、改革和治理的使命,追求秩序或者在有秩序中寻求发展和崛起,是中国政治对政治传播最根本的要求和规范。尽管中国政治传播在...
董其昌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上):重新认识董其昌的画史意义
董其昌大展的策展人、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认为,希望这次大展与研讨会能成为董其昌研究新的起点,倘有可能,甚至可将其列为中国画史的一门“董学”。董其昌《秋兴八景》之一附:1月21日论文内容摘要主题一: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画史意义主持人:薛永年范景中(1)王连起:董其昌在文人画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正经历史上第四次崛起
王赓武:当时去中国大陆或台湾找档案都不合适,帕金森教授说,可以去香港。他给我去香港的旅费去,我在香港待了一个多月,找不少人谈。我这篇论文是想研究康梁和孙中山在新马的历史,讲的是戊戌政变之后,康有为的保皇党和孙中山的革命党之间的斗争,当时可以说把华侨社会分裂成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