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孟姜女”的前世与今生
黄土地上“长出来”的民间文学秦凤岗介绍,到明代时,孟姜女传说大规模流行,妇孺皆知,不少地方兴起为孟姜女建庙的活动。为什么孟姜女传说在明代流传广泛?“当时,人们为了反对因修建长城而产生的繁重徭役,借孟姜女传说表达自己对封建制度的反抗。”秦凤岗说。秦凤岗认为,我国各地的孟姜女传说若要追根溯源,大部分来自铜...
黄土地上的生命赞歌 电影《刮大风》将于11月28日在全国公映
电影《刮大风》全片分为三个篇章,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绘,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陕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状态。整部影片画面唯美、充满哲思,通过讲述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人朴素的自然哲学观以及顽强乐观的向上精神。该片将于11月28日在全国公映。起点新闻记者:张倩供稿单位:陕西广电融媒体...
匠心孕育“沁州黄” 黄土地上产业兴
匠心孕育“沁州黄”黄土地上产业兴转自:新华财经金秋小米庆丰收,沁水之乡绘蓝图。9月28日至29日,山西沁县迎来庆丰收、促产业、共喜悦的大事件——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沁州黄小米大会。此次大会邀请农业领域的行业大咖齐聚沁县,共同围绕产业发展、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话题为小米产业建言献策。沁...
观察|黄土里长出的仰韶文化博物馆:看五千年前的古人样貌
该馆始建于2009年1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关肇邺领衔设计,被称为“从黄土地里长出来”的博物馆,2011年11月7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自2023年以来,该馆启动了全面改造提升。在总体布局上,打开围墙束缚,让博物馆与遗址公园浑然一体;在展陈内容上,除了新增临时布展、文创展览等功能外,着重增加仰韶村聚落形态...
黄土地上迎来全绿电 新型电力系统作示范——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沿黄...
黄河新闻网讯夏末初秋,晴空万里。黄土高原的沟壑梁峁间,高大的白色风车不停转动,成片的光伏板泛起一抹抹银色海浪,巍峨耸立的高塔银线架起清洁电力的通途,“电从风光来,绿惠千万家”的美丽画卷在临汾沿黄5县这片黄土地上徐徐展开。近年来,国网临汾供电公司结合沿黄地区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国庆特辑|黄土地上的原生态摇滚,到底有多绝?
华阴老腔,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有“黄土地上的摇滚”之称。悠久的漕运历史,造就了传唱千年的老腔。西汉年间,在渭、洛、黄河交汇的三河口处,有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千帆竞进,...
探访延安安塞“三绝”:感受黄土地上的原生态艺术魅力
安塞腰鼓是陕北黄土高原的文化象征之一,与剪纸、民间绘画合称“安塞三绝”。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共同表演,身穿白帽红绸的鼓手在激扬的黄土中跳跃,腰间的鼓声与奔放的脚步声互相交融,气势磅礴,展示出当地民众朴素而豪放的性格。1996年,安塞区被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土地上绿意浓
在晋北风沙区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在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吕梁山南部黄土残垣沟壑区实施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坝滩联治等工程项目,在太行山土石山区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项目,全省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速推进,成绩斐然。
行走在沿黄公路上,你能看到什么?
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墙头农业园区,南至渭南市华山莲花座。沿黄公路,蜿蜒曲折,沿着黄河,途经榆林市、延安市、韩城市、渭南市等4市12区县72个乡镇1220个行政村。当你行走在全长828.5公里的沿黄公路上,你能看到什么?黄土高原由“黄”转“绿”“二十年前,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居民生活贫困。二十年...
陕西富平:黄土地上崛起乳业新高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新征程,富平奶山羊产业品牌化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以品牌引领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羊乳之都??陕西富平”的旗帜高高飘扬,“富平山羊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响彻神州,一个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的乳业新高地正在黄土地上崛起,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贡献富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