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俘在西伯利亚的噩梦,从苏联人发给他们的一件防寒服开始
苏军迅速俘虏六十万日军,大部送往西伯利亚战俘营,少数则分配至中亚山区与荒漠,进行劳动教化,旨在改造。西伯利亚荒无人烟,战俘们自力更生,不仅需自行解决温饱,还需亲手搭建栖身之所。苏联拒绝援助建材与尖端器械,他们被迫栖身于简陋棚屋,聊以避风挡雨,然严寒侵袭,难以抵御。时至八月末,苏联对日宣战已深,西...
从战俘营到社会中层,一个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重生史
这也难怪,这位朝鲜族、中国籍,有过一个日文名字“吴桥秀刚”的老人,生在当年的伪满洲国,又在日本东京念过书,一九四五年的时候还被强征入伍“关东军”第515部队,战后又为苏联红军俘至西伯利亚的赤塔地区战俘营劳役,直到一九四九年才被送回已经变了天的中国。这样的人生自然是有缺陷的,不只是他的经历不够...
二战各国战俘营待遇哪家好?德日最狠,法国苟活,英美发工签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近10万德军被俘虏,而苏军立刻就要求他们去进行大体力劳动,在战俘营里,德军俘虏几天也难吃上一次饭,因为苏军自己粮食也缺乏。再加上苏联严寒的天气,不到一个月就死伤五万人,剩下的“幸运儿”则被通通装上火车送往西伯利亚干苦力。西伯利亚的天气更加寒冷,很快,这近10万俘虏就死的不到六千。而...
第三条战线打响,乌克兰宣称扩建战俘营,俄乌就俘虏问题打口水仗
乌方一直声称不少俄占区的乌克兰平民也被俄当成军人关入战俘营。这不禁让人想到二战期间的苏联军队。比如苏军在1945年攻克匈牙利布达佩斯以后,将许多匈牙利平民当成军人拉到了西伯利亚。俄乌冲突进行到今天,宣传舆论战几乎成为了前线、军工以外的“第三条战线”——特别是在这个资讯发达的年代,宣传攻势将对战争产生深远...
西伯利亚的日军战俘有多惨?大多残疾,女护士掌握他们的生杀大权
最终,登记进入西伯利亚战俘营的日军战俘,只有411057人,至于途中少掉的那几万人去哪里,苏联不作记载,一律按“失踪”处理。或许当时活着抵达西伯利亚的战俘们还在庆幸自己的“好运”,但很快他们就会知道,死在路上,才是最幸运的结局……全员残疾活着被运到西伯利亚的日本战俘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呢?
数十万日本人,流亡中亚
在此期间,俘虏们生活在分布苏联各地的70多个战俘营里,取暖、餐饮和医疗资源都极为有限,倒是从未停止被灌输思想教育,以至于有一批俘虏后来还入了党(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而更多的战俘——据统计在24万到60万之间,死在了西伯利亚的荒原上。通过教育,让日本战俘认清军国主义罪行...
国防军的客人:苏德前线的保加利亚军官(1941年~1942年)
卢卡什还记录了被占领土地上的饥荒,以及苏联战俘受到的可怕待遇。大多数时候,他的语气是冷漠和疏远的,但在访问苏联战俘营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中,读者能感受到了他某种有限的同情。尽管卢卡什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他从未无条件地认为纳粹政策是造成死亡和苦难的罪魁祸首。相反,他谈到了“从布尔什维主义手中解放出...
网约车之后,上海又发生一件事…
匈牙利人邬达克(L.E.Hudec)是30年代上海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1893年生于斯洛伐克,1914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建筑系,同年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在东线被沙皇俄国俘虏,被送往西伯利亚战俘营劳动。1918年,他从西伯利亚逃到上海,此后在上海住了30年,设计了100余件建筑作品。
苏联接收60万日军俘虏,却只遣返50多万,剩余的日军去哪里了?
专门为这些战俘建造战俘营的成本过高,苏联政府并不想将宝贵的资源浪费在战俘的身上。在经过了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废物利用”。苏联方面对日军战俘“剩余价值”的充分开发,让这些侵略者体验到了世界的残酷。很多日军俘虏因为各种原因,永远留在了西伯利亚。
二战德军和日军关系如何?看到西伯利亚战俘营一幕,才知道有多差
在这里的集中营中,战俘之间竟然还能出现摩擦现象,而摩擦最严重的就是德国和日本的战俘,曾经的看守斯维里多夫曾回忆道:日本战俘和德国战俘经常打架,起因就是德国人经常蔑视日本人,说他们是低等民族,日本战俘甚至还向劳动营相关领导反应过。这些曾在西伯利亚劳作过的日本战俘最后在日苏恢复外交后才终于回国,不过剩下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