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第3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1、《山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按照由远及近来观察。从诗中寒山、霜叶等词语就可以知道诗句描写的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赠刘景文》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这首诗通过“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菊花残枝傲寒斗霜的气概。3...
暑假预习:三年级上册1-4单元课内阅读理解填空,可打印!
4、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5、这是一首赞咏秋令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晚秋景色之美,实际上是用傲霜枝,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孤高傲世的品格。夜书所见1、解释下列词语。(1)萧萧:风声。(2)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3)篱落:篱笆。2、本诗抒发了作者思乡念亲...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第3-4单元 “地毯式”过关自查表!
本单元共编排四篇课文,包括《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分别介绍三个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纸的发明》介绍了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赵州桥》介绍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一幅名扬海外的画》介绍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篇篇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要素。语文要素★...
2023年9月修订: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详细知识点
6.《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从“寒山”和“霜叶”这两个词不难看出《山行》写的就是秋天的景色。《赠刘景文》“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荷尽”和“菊残”都点明是秋天。《夜书所见》梧叶摇落、江...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卷,附答案
(一)叶(知)秋(金)(桂)飘香(五)(彩)缤纷请从上面选择词语填空。(1)秋天来了,果园里(果实累累),到处一片丰收的景象。(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3)节日的花灯把城市打扮得(五彩缤纷)。六、在括号里填上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期中复习: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理解,附答案
(1)萧萧:风声(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2)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3)篱落:篱笆。2、本诗抒发了作者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
期末复习:三年级上册1-8单元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可打印附答案!
(1)石径:石头小路。(2)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3)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2、《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句看出,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3、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毯式”自学、自查表
三年级(下)第三单元要识记、过关的内容单元首页人文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本单元共编排四篇课文,包括《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分别介绍三个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纸的发明》介绍了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赵州桥》介绍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一幅名扬海外的画》介绍了中国十大...
双特谈双减|多策并举,迭代全天候——看“双减”后的校园新变化
五1班的廉珵记载了一份《学校生活笔记》,她最爱的是上午的加餐时光,因为这个时候有各种黑暗料理诞生。同学们把餐包压扁,放入桔子做成三明治;把饼干压碎了洒在酸奶上,成为甜点伴侣;于是“舌尖上的3组”诞生了,美食制作成为学校生活中的一道亮点,成为了作文的素材,也成为了回家争相参与家庭烹饪劳动的动力。
古诗《赠刘景文》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擎、残”的意思。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