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35周年美文珍藏版,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豆瓣上曾有个怀旧话题:那些看着《读者》长大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其中有个答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能全篇背诵。那个20多岁的男孩说,说第一次看到《读者》,是在同桌的抽屉里。借来看了一节课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那时他父母闹离婚,自己成绩也不理想,是普希金的诗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说“一切都是...
《读者》特刊,收藏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在上海外滩一间实体「读者书店」里,有一个特别温暖的角落,写满了大家对《读者》的爱。满满一面墙的手写卡片不少人呼吁:希望《读者》可以出一版纪念合集,让我们得以重温那些早已绝版的文字和故事。金庸的随笔、海子的诗;三毛的手记、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育儿心得……让我们有一次通过杂志里的文章和资讯,跨越时空...
《读者》四十年再度出发,伴读者一起走过青春!
一片文化荒漠上,《读者》宛如一颗青青小草,悄然冒尖。▲创刊号叫做《读者文摘》那时,父辈正青春。《读者》就像一位见多识广的人生导师,帮他们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户:有哲学家培根带你探索“爱情真谛”的《论爱情》;也有与时俱进的教你《怎样自学英语》;还有充满时代印痕的《生男生女早知道》……那时,我们正...
南师附小老师深情创作《追寻》让周恩来精神延续在实处
在《追寻》的字里行间,透射着鲜明的南师附小元素:“小南狮灵动跃进”“红豆荚服务你我”“访学营醉心非遗”“小护照走遍南京”……张开泉老师告诉记者,南师附小常年以“爱的教育”为主线开展主题活动,这与总理爱祖国、爱人民的大爱情怀不谋而合,“‘小南狮’指学生志愿者队伍,助人为乐的孩子每天穿行在校园里,帮...
《文心》,让写文章从神坛走进生活
夏丐尊先生于1923年翻译的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最著名,其主要思想对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抗战开始后,两人又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夏丐尊被日本人拘捕受尽摧残,出狱后不久便于1946年去世。他的逝世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是一个重大损失。
低调40年,这本杂志该翻红了
《读者》也是我当年不吃饭也要买的杂志(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是我们点名让大家订阅的杂志。直到现在,我依旧记得杂志首页的16个大字:“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说真的,我太怀念它了!它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开启无数人的回忆大门。懵懂的青春期,是它用温馨、有爱的故事,为我补上了一堂“爱的教育”。
「大德师象第01篇」:长者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一百年前从事小学教育的叶圣陶》。作者是叶圣陶的孙子叶永和和孙媳蒋燕燕。家人的热爱,后辈的虔诚,资料的亲近,精神的流传,他们写得很详实。上海尚公学校辞职后,叶圣陶来到甪直镇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甪直,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古镇,被叶圣陶亲切地称为“第二个故乡”,他说:“我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