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爱国:张栻、朱熹解《论语》“克己复礼为仁”之异同
据《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这一段论述的字面意思上看,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与讲非礼勿视听言动联系在一起,而且并没有论及人的欲望或私欲。...
《论语》堪称封神的52个名句,读一遍,获益终生!
——《论语·学而篇》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看他的行为,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他仍然没有改变父亲为他选择的道路(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就算得上是有孝心的人了。2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违反礼的事不看,违反礼的事不听,违反礼的事不说,违反...
《论语??颜渊第十二》1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说义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皆以义治我,礼缘义起,而仁义之法相因。颜回问“行仁”的细目。四“勿”,戒也,戒慎,约之以礼。以礼戒“视、听、言、动”。“礼者,毋不敬”(《礼记·曲礼》),敬己,以礼修身,约之以礼。“立于礼”,“不学礼,无以立”。人都喜...
邓晓芒|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
我在《论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一文??中曾说过:“中国哲学对语言的追索可以说是一开始就自觉到了的,但也是一开始就采取了蔑视语言本身或使语言为政治服务的态度,从未把语言当作人与世界本体之间的必经中介,更谈不上将语言本身及其逻辑当作本体和客观规律了。”为了进一步展开这一观点并说明其意义,我想在此以...
石狮光明楼:弘扬“光明正大”族训
其一曰:“谦为美德,故卦六爻皆吉,人苟能知此,则谦尊而光,自有终吉佳兆而获天道益谦之赐矣!”这则家训出自《周易》,警示族人要拥有“谦虚退让”的品德;其二为:“礼为民之则,人苟能遵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训,则修身之道尽矣!”此典出自《论语·颜渊》,即不看、不听、不说...
顾宏义:《辨奸论》真伪问题考述(下)
苏氏亦不入石,比年少传于世”之语,以为其说“是尤大类穿窬所为,无一而可者也(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原作伪者之意,以为非有安道《墓表》,不足以实明允之果有是《辨》,非有子瞻《谢书》,不足以实安道之果有是《表》,而不知皆作伪者一人之言,一时之笔也。盖《辨》与《表》必伪作于元祐之后,故曰‘比年少传于世’”...
王齐洲:论孔子学校教育的方针、原则与方法_腾讯新闻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3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38];“君子上达,小人下达”[3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4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4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42],...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提出了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一种对自我行为的严格要求,是一种对道德规范的尊重。而孔子的君子三戒,更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刻反思和警醒。这些教诲,无不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寡欲精神。“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这是对...
《谁是凶手》否认海报抄袭日剧,设计者称创意出自《论语》
当晚海报设计方发布道歉信,表示对“出现创意雷同和排版相似”“负不可推卸的责任”,解释称海报创意是基于主角三人之间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选用了《论语·颜渊》的经典之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不过由于两张海报实在过于相似,不少网友认为设计方搬出《论语》说事是在狡辩,“明明连排版顺序、海报构图、...
《论语》10句人生格言,振聋发聩,受益匪浅!
而我们普通人喜爱和厌恶一个人,往往带着情绪,带着情绪,带着偏见,很难客观公正。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感言:不合礼的现象不要看,不合礼的声音不要听,不合礼的言辞不要说,一切不合礼的事情都不要做。发布于:江西打开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