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得起经济审查曾被仆人“鄙视”
近日读到的《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中华书局),算是一部以小见大、有依有据,又极具趣味的上佳之作。作者张宏杰从曾国藩的日记、书信等材料入手,替他仔细盘算了一番工资收入、人情往来、日常花销等情况,进而钩沉出曾国藩鲜为人知的一面,获得了一个观察晚清社会的特殊视角。这中间最让我惊讶,...
收复新疆前夕,左宗棠的心事
▲清代名臣曾国藩。图源:网络巧合的是,曾国藩也是参加道光十五年以及道光十八年两届科举会试的湖南籍举人。但与左宗棠随兄应考、落第后愤而返乡的结局不同,曾国藩一家对应试科举的执念更深。道光十五年,曾国藩首次参加会试,是承载着父祖的期盼而来的。在此之前,他的父亲曾麟书曾前后17次参加童试,直到43岁才考中秀...
楹联里的湖南(58)丨从这副塔上楹联,看乡土文化的成风化人之道
有关凌云塔的故事很多,一首《咏凌云塔》更是被当地口口相传。据传清代名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共邀游塔,观傅景淳楹联后,四人有感而发各吟诗一句,联成七言绝句一首:“洞庭秋水砚池波,拿过君山当墨磨;宝塔倒悬权作笔,苍天能写几行多。”以洞庭秋水为砚,君山为墨,宝塔作笔,苍天为纸,要写...
【大家说】姜师立:盐宗庙与曾公祠
当时扬州的地方官员因为曾国藩曾兼理盐政,就将原盐宗庙改祀曾国藩,因此,盐宗庙也被后人称为曾公祠。在曾公祠两侧的耳房里,还有曾国藩的生平简介,介绍了曾国藩三次来扬州的相关情况。曾国藩来到扬州时,与扬州盐商也多有交集,据说还曾在湖南会馆看戏。因为曾国藩主政江南,并兼管盐政的缘故,在清朝后期扬州的盐商多湖南...
火来胜谈:砚台与生活、民俗、文化和家国
清代曾国藩铭文砚《西清砚谱》收录的陆游素心砚铭:“端溪之穴,毓此美质。既坚而贞,亦润而泽。涩不拒笔,滑而留墨。稀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何极!素心交,视此石,子孙保之永无失”。清代余甸活眼端溪砚铭:不学无术谁能假借,何为结邻消些闲暇。日就月将观而化,活眼晶莹看破天下。
40岁才明白,原来大成者一生都在修这4个字
在为人处世上,清代名臣曾国藩把内圣外王做到了淋漓尽致(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咸丰九年,曾国藩作了一幅对联自箴,这幅对联,诠释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的处世哲学:刚柔、方圆兼济,内圣、外王兼备,这也是曾国藩一生性格的写照。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我们一起来领悟曾国藩的这幅对联,感悟职场内圣外王之道。上联“养活...
清朝时期钦差大臣有多大的权力?看看曾国藩就知道了
至少在清朝时期,钦差大臣是没有这样威风的。这里,就以曾国藩为例,看一看清朝时期钦差大臣的权力大小。曾国藩1860年(咸丰十年),已经50岁的曾国藩迎来了他人生的一个高峰。由于两江总督何桂清放弃常州逃到上海,导致苏州、常州两座重镇失陷,清廷震怒,将他革职拿问。空下来的两江总督宝座,清廷赐予给了曾国藩。至此,曾国...
弘一法师、曾国藩、齐白石、金庸……上百方中国文化名人印章实物...
曾国藩、刘墉、齐白石、金庸的印章都能看到此外,此次展出的印章中还有曾国藩拜谒孔庙时,赠送给孔子第七十五代嫡孙孔祥珂的印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原型人物、清代大学士刘墉的印章“织白守黑”,知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的行楷印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齐白石雕刻的印章“此为最吉...
身边能人辈出,曾国藩魅力何在? | 山水洲城记
身边能人辈出,曾国藩魅力何在?|山水洲城记“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清朝湖南人才辈出,十之八九莫不是曾国藩麾下,凡是亲聆其謦欬(qǐngkài,意为谈吐)的人无不受益良多。曾国藩富学修身,厚德载物,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干事居心、操心、用心,讲真话,做实事,颇具人文关怀……...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这其中,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把选将作为第一要务,认为“行军之道,择将为先”。他的选将标准是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将德放在首位,并把德的内涵概括为“忠义血性”。他还将清朝的世兵制改革为募兵制,并主张不在市民而在乡农中招募兵员,其用意就是乡农中招募的兵员朴实壮健,有利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