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民法典》_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
时明涛|作为新型财产权客体的数据及其法律保护
在规则设计方面,数据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还需要考虑到数据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自身的特点,以及为数据权益的归属、交易和分享预留出足够的空间。由此,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以民法典为一般性规范和以特别立法为特殊性规范的良性互动。一、民法典视域下的数据权益保护正如苏永钦教授所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法典找法...
“人工智能是否应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伦理审思
人的在场是构成“主体”的根本条件,而人工智能只能作为客体讨论人工智能是否应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前提要件,是人工智能能否构成主体或者说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主体是个具有特定指称的哲学概念,倘若人工智能无法从哲学上证成主体,那么也难以从法律关系上赋予其主体资格。然而,即使是具有较强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出一...
李佳 王斌|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刑附民的必要性与正当性——以被害人...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即使在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呈现附带式关系的附带民事诉讼中,“先刑后民”的处理模式都呈现赔偿执行到位率低下的普遍效果,甚至部分判决沦为法律白条,如广东省佛山市法院在2002年至2007年6年间,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到位款占申请执行款的比例分别为38.85%、36.65%、30.99%、64.29%、62.95%、17.29...
关春媛|生成式人工智能版权主体拟制路径与规则完善
从这个角度来看,版权法并未给人以外的其他事物留存成为法律主体的空间,而是将其置于法律客体的地位之上。回归到人工智能来谈,主客体二元论传统下的人类与人工智能处于对立层面:人工智能是实现人类目的的手段,处于纯粹的工具性地位。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也仅能表达为“人是目的,人工智能是手段”。人工智能没有也不可能...
财产混同情形下股东占有或挪用公司财产行为的司法认定
本文认为,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的客体应为单一客体即公司财产的所有权,而财产所有权不仅包括对财产占有的权利,还应包括对财产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不应成为“涉职务犯罪”客体,因为《公司法》对此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民商法律已经对债权人的权利救济提供了充分保障,债权人完全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08.09)
A.民事法律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B.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组成C.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组织和自然人D.法律关系的客体只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三种1.答案BC。中公解析: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纵向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
大咖说 | 劳东燕:非法经营罪中证券业务的限定与出罪
二审法院的理由是,唐某甲作为个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借贷法律关系属民间借贷,应由民事法律关系调整,上诉人林某甲负责管理的宜信公司只是为借款人和出借人唐某甲牵线搭桥提供中介服务。本案中的P2P模式目前尚无明确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原判将这种经营模式和经营行为界定为刑法打击的对象没有法律依据。应当说,林某甲的行为...
合同编通则解释中“认定”类规定梳理与解读
当事人主张的权利义务关系与根据合同内容认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缔约背景、交易目的、交易结构、履行行为以及当事人是否存在虚构交易标的等事实认定当事人之间的实际民事法律关系。解读:在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下,应以合同约定的内容来认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在合同名实不符的...
【法律法规资讯】法律知识普及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第七章????代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委托代理第三节????代理终止第八章????民事责任第九章????诉讼时效第十章????期间计算第二编????物权第一分编????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