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何以要迁都北平
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正式下诏迁都北平,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并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兴建北京宫殿。不久,奉天殿等竣工,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至北京,便在奉天殿接受朝贺。永乐十三年(1415年)修筑北京城垣,十四年(1416年)八月修北京西宫。同年十一月,复诏群臣集议营建北京之事。
明朝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是天子守国门,还是另有其他隐情呢
北京本是元朝大都,元朝为此修建了京杭大运河以方便粮食运输能够供给首都的人口。表面上看是迁都,实际上显示了国家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军事防御的重心转移,对国家的统治有着深远的好处。朱棣迁都北京实际上是将京城建在了国防线上,由皇帝亲自坐镇边疆,这就是“天子守国门”说法的由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守这个国门...
从应天到顺天,从南方到北方,朱棣迁都北京,缔造一座伟大的城市
公元1403年,明太宗朱棣下诏以北平布政司为北京,设留守及行部官,二月,改北平为顺天府,此时,提升北平的政治规格,尚不足以说明朱棣已经有了非常坚定的迁都决心,而是因为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北平是自己就藩所在地,长期在此驻守,并且靖难之役后,有大臣上奏,说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
潮声丨走向世界的北京中轴线,是否是城市建设的“标准答案”?
自此,北京中轴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在历代的城市扩建中,皆以此线为中心轴。比如,明朝在迁都北京后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在原有的轴线格局的基础上营建巍峨壮观的宫殿、森严肃穆的衙署、富丽堂皇的府邸、香火旺盛的寺院以及繁华兴隆的商业街区,形成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一个高峰;清朝在继承明朝宫廷制度和完善中国历...
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
永乐十八年九月,在营建工程即将完成之前,朱棣下诏自明年起改北京为京师。十二月,北京的宫殿建成。永乐十九年正月,朱棣于奉天殿受朝贺,把都城正式迁到北京。迁都之后,南京成为“留都”,南京诸司的设置继续存在,称为“留守”,北京与南京,并称“南北两直隶”。时人称:“并建两京,用南京之财赋,会西北之戎马,无敌于...
在古代中国,“京”指什么?探寻“北京”的前世今生
1421年,明朝迁都顺天府,北京由“行在”改为京师(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复改北京为“行在”,复称南京为京师。1441年,明英宗朱祁镇再次定北京为京师,罢称“行在”。自此,终明之世未再变更。清朝时,以顺天府(号北京)为京师。1912-1927年时期,京师指顺天府(后改称京兆地方)。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称南京为首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北京历史文化》形考任务
1421年农历正月初一,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废“行左”之称,改北京为()。大兴宛平蓟城京师1264年,忽必烈下诏将燕京改称中都,府名仍为大兴,()之名从此废用。北平燕京幽州南京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在大队农民军簇拥下,从沙河以北的()出发经德胜门进入内城。南口城巩华城秦城昌平城...
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则迁都北京,二人谁更有眼光?姜还是老的辣
改北京为京师。之所以定在这一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紫禁城建好了,超过8000间房的宏大规模足以昭示大明王朝即将开启另一个时代,而紫禁城无疑是南京皇城的一个翻版。迁都这个问题各方势力极限拉扯了20多年,最终在1441年尘埃落定,南京从明朝的都城变成了陪都。那么,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却迁都北京,从战略角...
地安门附近有条旌勇里胡同,数百年来以“勇”为先
明朝迁都北京后,设置顺天府,下辖宛平、大兴两县,这就是所谓的“老北京一府两县”。从明到清,宛平县与大兴县均为顺天府直辖。各自管辖范围大致以中轴线为界,中轴线以东归大兴县,中轴线以西归宛平县,现在的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全部或大部分地区,当时都归宛平县管辖。而卢沟桥东边的宛平城,那...
跨越六百年,走进细微处的大明
此外,虽然明朝后来迁都北京,但孝陵作为特殊的皇家机构,围绕其陵寝营缮、祭祀供应及戍卫事务等,其“都城”身份依然对当时的南京城市生活有着深刻影响。罗晓翔介绍,除了南京城市的物理形态与布局,明初国都的建设还反映在人口与社会结构上。“徙实京师”政策带来了大规模移民,包括民户、军户,以及供职于钦天监、太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