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中蕴藏了哪些东方智慧? | 哲思|立春|谷雨|夏至|小满|寒食|二...
天地二气各属阴阳,分至四气的阴阳之分也非常清楚,冬至阴气极而阳生,夏至阳气极而阴生,四时的变化也就意味着阴阳的变化,由此发展出的八节阴阳体系也与此一致。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始终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原因很多,而二十四节气昭示的大自然的阴阳转换的哲理,当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人讲阴阳,“一阴一阳之...
从五运六气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天地之间阴阳之气消长变化而有春、夏、秋、冬四时,因四时变化而万物有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人体气血盛衰及疾病进退亦随四时阴阳消长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这种自然界万物与人体功能随四时不同而呈现节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为四时节律。五运六气理论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天干地支...
光明文化周末:立春
《史记·天官书》也将它们并列为“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究其原因,或在于立足角度不同,《淮南子·天文训》以冬至为首,《时则训》以立春为首,并在《要略》中解释:“《天文》者,所以和阴阳之气,理日月之光,节开塞之时,列星辰之行。”“《时则...
从《黄帝内经》考古五运六气(下)
阴阳合历形成了人道四时阴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冬至45日是立春,属于人道,阴阳合历正月朔日始于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谓“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请注意,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的天道...
历法节气与哲学文化??“冬至”特稿丨一阳来复,天人孚应:冬至...
冬至节气,是太阳视运动的动态“折返点”。冬至是“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同时,又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阴阳二气扭转变化的枢纽、节点,自冬至起,天地间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其人人可以感知的直观形态就是白昼渐长,夜晚渐短。这阴消阳息的天文历法形态和原理,都与《周易》的《复》卦的象数形态...
一阳来复,天人孚应:冬至节气的文化蕴涵
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司马迁在此指出“岁始”有四种含义:第一,冬至是最早被测定的时间节点之一,具有重要的天文历法标志性意义,“产气始萌”,指阳气(白昼)逐渐回复(增多),以冬至时刻为年的起点,便于计算一个历法年的长度,《史记??历书》就是以它为...
北京冬至“三大奇观”,你见过吗?进来涨知识——
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中,昼为阳,夜为阴,阴阳之间的消长转化,在冬至这一天到达一年之中的极限。夜最长,意味着阴已经走到尽头,阳气则从这一天开始生发,所以古人说“冬至一阳生”,冬至日也被称为“一阳节”。
初秋中医养生3大技巧,请收好
立秋,意味着大自然开始进入了“秋季模式”。《黄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从四季阴阳消长变化而论,此时自然界气化运动由“化”转为“收”的阶段,阳气逐渐下降,阴气渐重。但此时盛夏余热未消,加之受三伏天之“末伏”影响,可能温度不降反高,甚至会出现“秋老虎”。
点进来!一起探究“绝代奇书”《淮南子》中的气象智慧
《吕氏春秋》十二纪里,在孟春、仲春、孟夏、仲夏、孟秋、仲秋、孟冬、仲冬八个月中,分别安插了立春、日夜分、立夏、日长至、立秋、日夜分、立冬、日短至八个节气,这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到了《淮南子》,按“斗转星移”的原则,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从冬至日开始,将一回归年等分为二十四段,...
春分——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内经·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按照这个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此时人体阴阳之气也必须谨守春分时节这种阴阳平衡的常令。由于阴阳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随着天地四季寒暑昼夜有别,人体的阴阳消长生理表现为不同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