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首千古绝唱,堪称一首诗成就一位诗人|李白|崔颢|诗歌|杜甫|...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杜甫在诗中把秋天的萧瑟、身世的漂泊、暮年的多病等诸多愁绪融于一体,格律严谨又情感深沉,尽显其“诗圣”的沉郁顿挫之风,也让这首诗成为其诗歌创作的经典代表之作。
一生留下2首诗,仅用一首击败李白与杜甫,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在唐代诗坛,李白与杜甫的名字家喻户晓,然而却有一位诗人,他仅留下两首诗作,其中一首更是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超越了李白与杜甫,成为千古绝唱。这位诗人便是张若虚。他的《春江花月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赢得了后世无数文人的赞誉。尽管张若虚在世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但这首诗经过了数百...
杜甫作诗带红唐朝八个“酒鬼”,李白作为他偶像,为何排倒数第三
其中,李白因诗名远扬,虽为商人之子无缘科举,但其才华横溢,曾供奉翰林,故排在第六位。张旭虽“门第不俗”,但具体程度不详,只知其曾任“长史”,故又称“张长史”,排在第七位。最后一位则是名不见经传的焦遂,他作为纯白丁,自然排在了最末。因此,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在叙事结构上,严格遵循了八人的地...
李白“最皮”的一首诗,调侃杜甫减肥,读来使人发笑
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诗人的这次相逢,在后世被称为日月交会,但搁当时也不过是寻常。此时33岁的杜甫,虽然才华横溢,写诗如有神,但诗名远远没有李白那么大。李白是他的偶像,一见面杜甫就成了迷弟,心甘情愿的跟在大哥背后晃悠。当然44岁的李白并没有因此而倨傲,反而和小友杜甫惺惺相惜,俩人因这...
《长安三万里》的背后,真实的李白、高适和杜甫是什么样的关系
离开长安后,李白于天宝三载(744)春末来到洛阳,与杜甫相遇。李白希望前往王屋山,拜访被誉为“华盖君”的高道,杜甫欣然陪同前往。王屋山在河南府下辖王屋县(今济源市王屋镇)以北,东南距洛阳约一百一十五里,路途虽不算远,但需要渡过孟津以北水流湍急的黄河,行程相当艰险。晚年的杜甫在忆及这段青春往事时,写道:...
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邂逅李白,思念成为往后余生的腔调
从杜甫称呼李白为“李十二”可以看出两人亲切友好的关系(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诗中还有见证两人友谊的句子“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而且杜甫在诗作的开篇,就用“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两句盛赞了李白的诗歌艺术,同时也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敬慕之情。李白与杜甫的这次漫游时间较长,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秋天。期间两人谈论诗作,饮酒抒...
兖州古城告别了李白杜甫
杜甫寓居兖州八九年,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日子。杜甫在唐代开元时期的诗作,十之八九都作于兖州。为了纪念杜甫登兖州城楼赋诗,后人专门在兖州中御桥东修建了一个长、宽各40米,高12米的土台,并命名为少陵台。少陵台明清时期最具盛名,有“南楼秋月”之称。兖州少陵台令杜甫感到快慰的是,在兖州两年后,李白...
一生留下2首诗,只用一首击败李白和杜甫,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唐代是诗歌文化最兴盛的时代,诞生了一大批的诗人,仅清代编写的《全唐诗》就收录了2200多人,诗歌48000多首。诸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大家?可仅凭一首诗就能成为大家的,却只有张若虚一人而已。张若虚是初唐、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由于史传没有记载,其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扬州人...
出身名门死于穷困,杜甫的一生为何“高开低走”
兖州之会后,李杜再无相见,但杜甫经常有诗来表达想念。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被卷入永王李璘的军事行动中,因此下狱,杜甫牵挂不已,在客居秦州时连着好几晚梦到李白,写下了著名的《梦李白二首》。从某种程度上说,李白是杜甫精神世界的一个参照,甚至就是杜甫另一个自我的投射。杜甫在诗里说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
杜甫为何能被称为“伟大”?王勃为何被称作“奇才”?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出生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接受儒家传统伦理教育,聪明好学,七岁便能作诗,少年时先后接受了公孙大娘的剑舞、李龟年的歌曲、吴道子的...